认为,我们从东面进入过一次镇子后,为了防止与他们发生激烈的交火,肯定会选择新的道路。但我们这次偏偏要反其道行之,故意从东面再次进入镇子,打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没错,师长说得很正确。”列卡沙里继续说道:“来这里的途中,我就在考虑,为了迅速突破德军在镇外的防御阵地,我们是不是应该调整进攻方向。如果要调整的话,又该选择哪里呢?就在我难以做出决定时,忽然想起司令员曾经对我说的一个故事。”
众人没有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听他说下去,想听听索科夫究竟说了些什么:“他说某位著名将军率部队伏击了一支敌军的部队,并取得了胜利。但他们打扫完战场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距离这个伏击点不远的地方,重新布置了新的伏击圈。
我当时听到这里,还特意问司令员:刚刚完成了对敌军的伏击,又在上一次战斗的地点附近,建立新的伏击圈,不会被敌军发现吗?”
列卡沙里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在同一个地点附近两次,这事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能成功才怪了。“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701团团长有点沉不住气地问:“第二次伏击成功了吗?”
“是的,成功了。”列卡沙里点着头说:“新赶到的敌人,果然如那位将军判断的一样,以为自己的友军曾经在这里遭受过附近,他们赶过来时就不会有危险了。谁知还是一头撞进了这位将军的伏击圈,最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是真实的战例吗?”701团长问道:“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个战例是司令员同志告诉我。”列卡沙里用肯定语气说:“虽然他并没有说清楚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战例,但我相信司令员不会对我说谎。”
“指挥员同志们,”穆济琴科再次开口说道:“这个战例是否真实,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只想告诉你们一点,就是从东面进入镇子,大概率不会遭到德军的拦截。所以,我决定一刻钟之后,再次向镇子发起进攻。700团在正面佯攻,而701团迂回到镇子的东面,从那个方向进入镇子,与镇里的友军会师。”
作战任务布置完成后,三位团长都回了各自的团里。
“列卡沙里少校,”穆济琴科好奇地问列卡沙里:“你刚刚所说的那个在同一地点伏击两次的战例,是真实的吗?”
“师长同志,我刚刚已经说过,这是司令员同志亲自告诉我的。”列卡沙里出于对索科夫的信任,对穆济琴科提出的问题,用肯定的语气说:“我想一定不会是假的。”
穆济琴科点点头,随后言归正传:“能和基里洛夫中校取得联系吗?”
“可以。”列卡沙里回答说:“但如果用明语通话,恐怕会被德国人窃听。我看,还是给基里洛夫中校发电报吧。”
“我看可以。”穆济琴科点头同意了列卡沙里的提议:“你立即给基里洛夫中校发电报,就说我打算派部队从镇子的东面进入,请他派人前去接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