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能供两个集团军使用三个月的武器装备?”索科夫直接从座位上蹦了起来:“这不太可能吧,如果真的有这么多物资,德国人肯定会派出重兵把守这一区域,以阻止我军靠近这一地区。但如今的情况时,我军轻松地占领了费斯基集体农庄,却没有遭到德军像样的抵抗。更重要的是,我们两支部队的指战员都喝醉,但德国人却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来骚扰她吗,这就是说,在附近根本没有敌人。”
“司令员同志,我们到达这里之后,缴获了一本第3装甲师军需官的日记本。”米海耶夫向索科夫解释说:“经过翻译,我们才搞清楚,德国人在放弃这一地区仓库之前,曾经通知各部队来运输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军需官的日记里写到:很长时间以来,每当有运输任务时,所有的单位都会抱怨车辆短缺。但这次听说这些军用物资有落入俄国人之手的可能,接到通知的单位却想办法克服了一切困难,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运输队,来运送军用物资。
由于通知各单位时,要求他们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不能给俄国人留下更多的物资。因此许多部队抽调出了所有的运输工具,昼夜不停地往各自的防区运送着物资。由于涌来的车辆太多,导致了道路的堵塞,甚至影响到了作战部队的正常调动……”
索科夫等米海耶夫的话告一段落之后,立即插嘴问道:“那日记本里有没有说,敌人在这几天时间里,到底运走了多少物资?”
“没有具体的数据。”米海耶夫摇着头说:“但根据日记里的内容,有十多个师级单位的运输工具,往肯夫作战集群运送过物资。我估计至少有三分二的物资,已经被运送到和我军对阵的敌人手里。”
“那剩下的物资呢?”卢涅夫紧张地问:“被德国人销毁了吗?”
“没有,军事委员同志。”米海耶夫望着卢涅夫回答说:“至少在费斯基集体农庄里的仓库,都是大致完整的。”
“奇怪,”听完米海耶夫的回答,卢涅夫有些诧异地说:“德国人为什么不炸毁仓库,毁掉里面的物资呢?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些物资,最后都会落入我军的手里吗?”
“军事委员同志,我想我明白德国人不摧毁仓库和物资的原因。”
“司令员同志,”卢涅夫听索科夫说自己可能知道答案时,顿时激动了起来:“请你一定要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军事委员同志,敌人之所以不炸毁仓库,销毁物资,是因为他们太过于自信了。”索科夫见卢涅夫一副急于知道答案的样子,也就不兜圈子,而是开门见山地说:“他们以为我军这次发起的哈尔科夫战役,还会像前面三次一样,都以为我军的失利、他们的胜利而告终,所以只转移了大部分物资,也没炸毁仓库,免得他们重新回到这里时,还得花费人力物力来重建仓库和囤积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