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泰山封禅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都在议论纷纷,倒不是有人认为燕英没有资格,单凭他终结乱世,救天下万民于水火就已经足够燕英泰山封禅了。
更不用说,燕英后来又开疆扩土,东方直抵大海,南下占据高棉之国,北方打到冰封之地,唯有西域因为资源供给问题一直还有小国存在,不过这些功绩也都是超宗越祖的伟业。
百姓议论的是为什么陛下不在登基后封禅,也不在解决突厥,占领草原时封禅,而是要在这个百姓安居,天下没有喜事的时候封禅。
而达官贵人们讨论的则是陛下是不是准备传位给太子了,毕竟他们知道的消息,太子代理朝政的两年并无出现差错,而且前些日子还把禁军的虎符给了太子殿下,更是在之后有人传出太子组建的天工院弄出来了一种神物。
好像是一种亩产六千斤的粮食作物,这就有点儿匪夷所思了,他们都知道太子殿下组建的天工院这些年虽说出了一些成果,可都是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儿,像是什么煤油灯,改进了马镫,提高了钢铁产量之类的,唯一跟粮食搭边的还是制造了一些提高生产的农具。
结果啪的一下,就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天工院研究出来了一种亩产几千斤的粮食,这不是糊弄人嘛,偏偏陛下还真信了,这就不得不让他们多想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陛下再给太子殿下造势呢,估计泰山封禅结束,太子就登基了。
因此一些早就投入太子麾下的人就欣喜若狂了,毕竟到时他们可是元老,而那些觉得陛下身强力壮还能撑个几十年的,他们就没有跟太子有牵扯,这时就都有些郁闷了。
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以太子殿下仁德的性子,也不会为难他们这些旧臣,可想要得到重用或是晋升就不要想了。
而此时的京城一处别院里边也有两人正在聊着封禅的事儿,可他们聊的好像有些不一样。
挂着赵宅牌匾的院子里,两个富态的中年人正在交谈,看上去偏瘦像是文人一些的人开口道:“大哥,这燕英是什么意思啊?难不成真准备退位给他儿子了?就那个毛都没长齐跟个大姑娘似的小子?”
手中拿着一根棍棒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