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也不想。”柯南干巴巴应声,心里无语。
被当成小学生、和一个两岁半小鬼一起被关怀照顾的感觉,还真不怎么样。
诸伏高明看着庭院里的绿植,感概道,“古今谋士又岂止孔明一人,江东有周瑜,曹魏也有戏志才、郭嘉数人,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郭嘉更曾助曹操平定北方,可惜他英年早逝,否则三国定能有更为精彩的谋略智斗。”
池非迟也来了兴趣,出声道,“曹公多疑,郭嘉死了未必不是好事。”
毛利小五郎转头,低声问毛利兰,“郭嘉是谁啊?”
“好像是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毛利兰回忆着,“也是很聪明的人……”
诸伏高明一愣,无视了其他人,兴致勃勃地拉着池非迟讨论,“听非迟君这么一说,我倒开始怀疑郭嘉病故另有内情了,不过在曹操众多谋士中,曹操与郭嘉关系最为亲密,行则同车,坐则同席,都说郭嘉是最了解曹操的谋士,而曹操治军严格,他手下任纪检官员的陈群,也曾向他检举过郭嘉行为不够检点,但曹操一面表扬陈群检举有功,一面却不问责郭嘉,甚至还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把身后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如此看重与偏爱,莫非非迟君觉得曹操会对郭嘉生起杀心吗?”
“你也说了,曹操众多谋士里,唯郭嘉最了解曹操,对于曹操而言,有人能够猜出自己所烦恼的、所忧愁的、所想要的、所忌惮的,引为知音之余,难道还不足以让他对郭嘉同时掺有戒备之心吗?”池非迟也有兴趣跟诸伏高明讨论一下,日本热衷三国历史的人很多,但是像诸伏高明读得这么细致的却很少,“历史可以考证,却无法准确还原,主臣行则同车、坐则同席,谁又知是不是曹操的试探,而郭嘉是聪明人,又怎么知道他行为不检不过是算准了曹操不会介意、却又故意给人以话柄,用来告诉曹操,他不会也没办法夺权呢?”
“没错,历史真相如何,只有他们知道,”诸伏高明思索着点头,“非迟君所分析的有理,以曹操的性格,确实很难忍受有人将自己看得一清二楚,或许偏爱有之,但忌惮亦有之,而他说将身后治国大事交给郭嘉,恐怕也是一时激动的笼络之言,考虑到后人能否控制住郭嘉而不被郭嘉反噬,为了避免让后人再经历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变故,他也绝对能狠下心来,在自己命终时、或者在那之前,就取了郭嘉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