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文字基本吻合。可看内容时,却除了让廖永忠有点丢人外,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
那廖永忠或者他家里人,干嘛要把信烧掉呢?
朱元璋借着安抚廖家的机会,向其长子廖权抛出了这个疑问。
结果廖权告诉他,他爹这种大老粗,向来几个月才进一次书房的。上次进书房时,还没腊月呢。
至于他们家里人,就更不可能了。书房是机要之地,日夜有家丁把守,谁能靠近?
直到抄家的侍卫亲军进来,把守书房的家丁才撤走的,所以他们家里人根本没机会烧信。
朱元璋知道,廖权也可能没说实话,但说实话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他的侍卫亲军中,就很有可能出了吃里扒外的东西!
对于需要绝对忠诚的亲军护卫,只要有怀疑产生,就足矣了。
但朱元璋心思细密的地方就在这里,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并没有立即发作,甚至都没进一步调查,表面上一切如常。
因为亲军都尉府牵扯太大,他不得不慎重。那些勋贵子弟都连着他们父兄,连着整个淮西勋贵集团。
朱元璋当初是为了避免勋贵们生出反叛之心,所以把他们的子弟留在身边,加以笼络,也有人质的作用。
当时看,这种安排完全没毛病。
但没想到现在竟然反过来,让朱元璋自己投鼠忌器了。所以他只能急事缓办,过一阵子不动声色的把怀疑对象外调,然后换上自己信得过的人。
‘唉,至少是当下信得过的。’朱元璋暗暗补充一句。
比如平安……
~~
“保儿啊,总之你记住,咱的侍卫亲军不可信了。”朱元璋沉声对平安道:“至于谁可信谁不可信,咱会慢慢弄清楚的。敢背叛咱的,咱一个也不饶恕!”
“是,义父!”平安赶紧悚然抱拳。
“所以眼下咱能倚靠的,就只有伱们这些儿子了。”朱元璋眼神悲凉的看着平安。
“义父请放心,儿臣誓死效忠义父!”平安赶紧表态道:“若敢背叛义父,教我全家立时不得好死!”
“不用发毒誓,咱信得过你们。再信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