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铲除了各路贼匪,鲁国为之一宁。靠着平贼的威望,张辽也渐渐掌控了鲁国。在此期间,他也试图与孔氏交好,但并无多少效果。
说到底孔氏自有其桀骜,连曹昂都未必看得起,更何况是张辽。
对此张辽亦无办法,孔氏是圣人之后,双方对上,别管谁无理,都是他无礼了。
而此时的曹昂也知晓张辽的难处。实际上不仅仅是张辽,他本人对孔氏亦无办法。后世之人,常笑孔氏“世修降表”,颇为不耻,却忘了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去“修降表”的,整个中国,除此一家,别无第二。
到了后世,孔子已经代表了一个文化符号,他的思想深深刻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无法抹除。
就像孔子在一段时间里被打落尘埃,人人都可对其口诛笔伐,踏上一脚,可是转眼仍是“祭孔大典”、“孔子学院”,这便是他的底蕴。王朝更迭,代代相继,而不论是谁,都不得不仰仗孔子的思想来治国,这就是孔子的地位。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可到了鲁国孔氏这里,就斩不了。
此时的鲁国孔氏,尚没有后世宋元明清的地位,但亦不可小觑。从孔霸开始第一代褒成侯,孔氏封侯之始,二百来年间,爵位相系,其卿相牧守五十三人,列侯七人,真正担得起士族二字。
看着孔氏的资料,曹昂也头疼。
这是块难啃的骨头,还来不得硬。虽说孔氏比较识时务,“世修降表”,可曹昂也没到那个地位上。
在曹昂看来,自己与孔氏的矛盾主要是两点。
第一点是打了孔融的脸。孔融虽非孔氏嫡脉,但毕竟是孔家人,且名声在外,在家族中影响极大,算是孔氏对外的一个符号。
而第二点便是曹昂的师承。虽然无论是曹昂的老师卢植,师祖马融,师叔郑玄,都是兼采今、古文之说的大家,但严格来说,他们这一脉是古文经学一派。而今、古两派,今文经学推崇孔子,将孔子视为托古改制的“素王”,是开创者;而古文经学崇奉周公,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是继承者。
两派之间,孔子的地位相差很大。孔家人当然愿意孔子是开创者,自是喜今文经学,而恶古文经学。
两相其下,孔氏不稀罕曹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