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当然的理由,谁来了都反驳不得。
曹昂命令一下,争着做孝廉的都挤破头了,二十个名额,不知道有多少人眼巴巴地看着,为了得一个孝廉的身份,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两日,各种各样身份的人拐着弯地向曹昂打听情况,走关系。
看到众人这个态度,曹昂满意了许多,不枉他丢出这么多肉骨头来。
在大汉当官的方式,主要就是举孝廉、茂才、征辟、明四科、特科、军功这几种,不提最后一条,前几者是有优劣之分的。
刚开始大家最喜欢受征辟,毕竟在大佬手下做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脱颖而出,但这种机会并不多,且极其吃关系,大多数人只能被郡里、县里征为吏。
而之后更大规模、惠及更多人的举孝廉制便后来居上。
因为举孝廉之后,并不直接授官,而是担任郎官,做天子的近臣。这郎官虽无品级,可跟在天子身边,机会自然最多。
这年头,谁不想当天子身边的官。
因此到了东汉中后期,很多人当官便是非“举孝廉”不行。其与其他方式当官的区别,有些类似后世进士和同进士。
曹操、袁绍、袁术、杨彪等人,都是举孝廉出身。像是孙权都当了县长,还得让朱治将他举为孝廉。
所以众人争孝廉身份才会如此急迫。
众人心急,曹昂便不急。
虽然孝廉是由郡国举荐,可曹昂却是将这一权利收到州府,然后慢慢跟徐州的世家大族、名士高门来磨。
想得到孝廉、茂才身份的,除了真的要有些名望,就要跟着曹昂的指挥棒走了。
于此同时,曹昂又催促各郡县、官曹尽快推荐向州府官吏,以补不足。这更是一块大蛋糕,虽然不如孝廉、茂才的身份珍贵,但在曹昂身边为吏,前途也差不到哪去。
于是在曹昂一套组合拳下,徐州上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官员举荐上,众人对于曹昂的态度,也越发亲近起来。
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