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恒星表面的一面打开了一个舱口,数台圆柱状通体具有极高反射率的飞行器从飞船上起飞以后沿着切线开始向恒星之外的方向飞行。
不过这个态势并没有持续很久,恒星产生的巨大引力一瞬间将这些相对于恒星本身来说如同尘埃粒一般的小家伙给捕获。
即便位于尾部的等离子发动机喷射出来的尾流达到了数千公里长,但是在如此大的引力状态下依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飞行器开始以椭圆形的轨道开始绕着恒星表面快速飞行。此时最近的轨道已经达到了恒星的色球层,这几乎等同于在恒星的内部进行穿梭一样。而最远的轨道则要比此时的曙光号还要在高一些。
飞行器承受着近7摄氏度的高温,要知道在地球上可没有任何物质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温度。
巨大的日冕抛射物猛的从恒星表面喷发而出,飞行器组成了一个编队直接从日冕的巨大拱门中穿行而过。
位于飞行器外部开启了几个狭长的通道,此时恒星表面流动的超高能且致密的等离子体迅速融入到等离子电池之中。
完成了等离子收集工作的飞行器猛的将推进器开到最大功率,喷射尾流已经从之前的数千公里变成了现在将近一万公里的长度。
位于飞行器头部的几个姿态调整发动机不断的修正着轨道,最终这一群小家伙重新飞回到了曙光号的内部。
这次一共派出了15个飞行器,原本表面光滑且具有极高反照率的表面此时已经光滑的表面已经不在,那些反射层如同被烧开的水一样出现了大量的气泡并扭曲的不成样子。很显然即便使用了氢金属材料作为反射材料依然无法阻挡来自恒星表面高温的炙烤。
相反内部的等离子电池的状态还算完好。并没有受到过大的影响,虽然现在看起来外观上有些凄惨,但是总体来说试验还算是成功的。
下一步就是将这些储存极高能量的电池接入到曲率驱动引擎上来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