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都看在眼里。
而谋士的工作,要么为主君想出办法,要么就把主君从错误的道路上掰回来。二人低头冥思起来。
“主公,恕我老粗说话难听。人心隔肚皮,刘繇新降,未必心里就没有异心。”
日后刘繇和太史慈少不得也要参加这样的会议了,趁现在这个机会,韩当有些话不吐不快。
“退一步说,就算刘繇真没有异心,他手下那些人若反了,他骑虎难下,手下兵马比我们还多,那时他又会怎么抉择?这谁说的清?主公信任归信任,有些事不得不防。”
这正是先前说的隐患,老将军快人快语,当面打断了孙策的幻想。
孙策叹了口气,他知道众人若是没有新的办法,便只能采取几位老将军的处置。他毕竟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主君,在众人人巡视了一眼,就要说话。
“主公,末将······有一个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这时,徐盛忽然开口了。
咦?
众人不由惊讶的看向这个新人。
徐盛,字文向,庐江募兵时开始追随孙策,凭借过人的武艺一入伍就做了什长。攻下芜湖后,徐盛被选进了孙策军精锐——虎啸营。
虎啸营攻陷曲阿港后,他被周瑜看中,破格提拔他当了屯长,率百来名士卒分批潜伏进秣陵城。
他也不负所望地领军拿下了城门,这才使得周瑜大军进城后迅速控制住了局面,最后还俘虏了三千秣陵守军。
徐盛立下大功,升为了统领,终于走进了孙策军的核心。
此刻,徐盛心中有些紧张,他资历最浅,不过是军中一员小将。
“主公烦恼的是不想裁兵。可是不裁兵,我们现在忠于主公的兵马又太少。那岂不是说,忠于主公的兵马够多就不用裁了。”
众人一直在想如何整军能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尽量吸纳降兵,徐盛则单纯从增加我方权重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这也不是不行,但如何分配才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又成了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周瑜开口道:“文向,你的意思是在秣陵招兵?”
徐盛点点头。
季书看了看孙策,迟疑了一会儿,轻轻摇头道。
“庐江经营已久也不过招到了四千兵马,我们跨江而来,刚攻下秣陵,能招到多少人?”
没错,最关键的是能招到多少人!
这正是季书和周瑜没提出这个建议的缘由。
你能想象,你昨天刚打下这个城池,今天忽然就招兵能招到多少人么?
士兵这么好招,国民党当年也不用抓壮丁了。
对此徐盛却颇为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