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交通部出来。
李峰回眸看了一眼已经走了几人的办公室,歪嘴一笑。
求证,闹大,讨车子,一气呵成。
旧事重提,这几辆红岩越野重卡,不给,也得给,至于给到红星厂后,怎么用,那就是红星厂自己的事情了。
陶瓷工人被截胡,李峰已经长了个心眼,卡车炮这玩意,技术含量也就那样,只是现在没人想到把两者相结合,一旦大厂进入这个领域。
那自己这个刚刚创建的小厂,不用想,都知道,结局肯定不会多美好。
目前部队内的火炮还都是拖曳牵引式,炮体沉重不说,并不是卸下拖车钩后,立刻就能进入战斗状态,完成发射准备。
挑地面,太软不行,太硬也不行,软了后坐力一震,立马脱离炮位,太硬,工兵铲挖助锄挖不动(炮架支撑点)。
挑方向,火炮固定好射击方向后,轻易不会再动弹,临时更换左右射击方向,又得新挖助锄深坑,重新调整。
所以说,炮兵部队的工兵铲,是耍的最好的地方。
射击前,得张开两边炮架,放进地面助锄,调整表尺,俯仰角。
炮兵部队的训练射击,从卸炮开始,就十分麻烦,从以上就能看出来,从落地,到发射,短则十几二十分钟,长则数小时准备。
李峰脑海中,还有炮兵部队训练时的记忆,特别是碰到要挖临时火炮掩体时,那种体能消耗量,就算是头骡子,挖完都得躺地上吐舌头。
而卡车炮这东西,挖助锄,不存在的,车体四周的液压支撑杆,利用手动或者电动支撑起,就已经做好了发射准备。
车身驮着火炮,左右上下,前后,调整火炮射击位置,方便的要死,要是加上半自动的装弹机,射速就更快了。
打完开上车就走,换到下一个点位,继续张开液压支撑杆,持续作战。
对于炮兵来说,不论是机动性,还是持续作战能力,比之前的拖曳式火炮,强的不是一丁半点。
指望老解放,是不可能的了。
哪怕是cA30,90马力的设计冗余,完全不够,只有像摩洛哥试车时的那种越野重卡,才能达到预期的载重要求。
卡车炮,本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