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遂忙回头叫来赵国的史官,让他在赵国的史书上记上厚重的一笔道: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于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秦王欣然从之。
秦王见此,心知自己上当了,心中郁闷不已。秦国群臣整日都跟着秦王走南闯北,自然很容易就明白了秦王的心思,遂纷纷作势,要和蔺相如一搏。其中,还有人对赵王说道:“请赵王不要吝啬,献出15座城地,以作为对秦王的祝福!”蔺相如断断不会就此示弱,于是驳回道:“那么,请秦王拿咸阳为赵王祝福!”眼见蔺相如如此有恃无恐的态度,秦王遂心念一转:莫非这赵国已经有了万全的准备?再一看,赵王随军的数千人马,虽然将领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士兵们可是一个个凶神恶煞,精神抖擞,料来必定人人皆是以一当十之辈。秦王一番思索后立马转变态度,不再在言语上针对赵国。
诚如晋朝卢湛在《览古诗》中所言:“爰在渑池会,二主克交欢。昭襄欲负力,相如折其端。眦血下沾衿,怒发上冲冠!西缶终双击,东瑟不只弹。舍生岂不易?处死诚独难!”一场鸿门宴,便在蔺相如的谈笑风生之间,将危机化为无形;一次渑池会,亦在君臣的推杯换盏之间,变成一段佳话。
其实此时秦、赵两国的渑池之会并不仅仅是几个智者的斗智斗勇,而是秦赵两国在军力、国力上的相互角逐和妥协。迫于楚国和齐国的压力,两个大国之间,必然需要达成某种默契,以免齐、楚两国死灰复燃,重新强大起来。试想,如果此刻秦、赵两国大动干戈,在齐国和楚国而言,他们便会得到喘息的机会,就此休养生息。那么东方六国的实力对比,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未来各国的局势,也就更加多变。因此渑池之会,其实是局势和时代的必然。
一国之君,不仅要学会权衡天下大势、以民为本、励精图治,更需要学会选拔天下良才,平衡君臣之别。《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君王要驾驭群臣,就要采取中庸之道,而这中庸之道的关键所在,便是学会平衡各方。
因而清乾隆有刘墉与和珅;唐太宗有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刘邦有韩信与张良;而此刻的赵国则有蔺相如和廉颇。
文武之间,不可偏颇,才能够使得文武大臣如君王的两只翅膀,助其万里翱翔。所以赵王在回到邯郸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封赏蔺相如为上卿,比廉颇还略高一筹。一者,是蔺相如确实是功勋卓著;二者,则是赵王看准蔺相如是个可造之材;三者,则是因为廉颇军威日盛,功高难免震主。所以蔺相如才会在职位上高廉颇一筹,但因为廉颇盛名日久,所以其在赵国的威信仍远比蔺相如高。文武之间的平衡,聪明的赵王自然没有打破。
可惜,廉颇到底是一介武夫,虽然他在战略战术上有勇有谋,但是论到政治权谋却是个门外汉。所以当他得知蔺相如官居上卿之时,不禁震怒。
廉颇能够有如今的地位,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在从军时,他有过无数次的舍生忘死,奋力拼杀,逐渐从百夫长成长为上将军,中间的经历颇为曲折。就在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8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孤军深入千余里,冒着断其尾而深陷重围的威胁,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破其一军。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