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本名黄歇,年轻之时,黄歇四处游学,拜师学艺,在行万里路的同时,也极大地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己的谋略。尤其是他的辩才,更是深受楚顷襄王的欣赏。
也正是在楚顷襄王还是太子之时,黄歇便作为质子留在秦国,对于秦国的了解很深厚。后来回到楚国,楚怀王已死,楚顷襄王遂开始重用黄歇。
公元前272年,秦国白起打败了魏国和韩国的联合军队,韩、魏两国遂听命于秦国,准备大举进攻楚国。楚顷襄王无奈,只能派遣辩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黄歇遂对秦昭襄王上书,言及当前的国际形势,认为秦国和楚国势均力敌,一旦步入不死不休的境地,则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韩国、赵国、魏国和齐国则从中渔利。与其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倒不如和楚国一道,攻打其他国家。这种事情对于秦国,自然有百利而无一害,秦王就答应了黄歇的提议,和楚国结盟。
为了表示楚国的诚意,楚顷襄王遂派遣黄歇和太子熊完前去秦国做人质,此次一去便是十年时间。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熊横一病不起,眼看就要一命呜呼,遂遣人来到秦国,请求秦王准许太子熊完和春申君回到自己的国家,让太子能够继承楚国国君的大位。
然而,秦国却认为,如果楚王驾崩,楚国太子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国内必定变乱丛生,更加有利于秦国,所以秦国说什么也不让太子熊完回去。
黄歇认为,如果这时候去直接找秦王,对其言说楚国太子回国的要求,不但不会有什么效果,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这时候,范雎还在位,而且最得秦昭襄王的信任。于是,黄歇决定去说服范雎。
黄歇一见到范雎,便对其陈述了利弊所在。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黄歇直言秦国和楚国目前的形势,认为眼下秦国之所以不让楚国太子回国,无非是为了能够借以要挟楚国或者让楚国在群龙无首之下生出祸端。殊不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看似楚国会遭受重创,实际上,楚顷襄王早就做好了准备,纵使太子不能够回到楚国,楚国也能很容易就从众多王子当中找出最合适的人继承大位。那个人虽然不是名正言顺,事急从权,其才智一定不会低于当今的太子。不仅秦国和楚国的友好关系会就此破裂,太子熊完虽然身在秦国,却会因为无法返回楚国而失去了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