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问题还是储君,那毕竟是中风,很难确保陛下恢复如初……今后他的精力必然大不如前。”方述均忧虑地说道。
“能继续稳操大局还算好的,就怕无力掌控大权。”满脸无奈的罗符感叹道:“现在真可谓是青黄不接啊,当年懿文太子病逝时,太祖高皇帝好歹还有余暇统御朝政好些年。”
这俩人说的话在朱泠婧听来等同于废话,她平静地说:“江王还在,乱不了。父亲大可退位为上皇,偶尔操持要务即可,其余事宜有内阁处置。”
“殿下那不太行吧?”方述均想了想,皱眉道:“共和党、▇▇▇、农工盟会这帮子人就盯着削减皇帝大权啊,趁此时机,百分百会争取加强谘政院权力,搞不好要把丞相任命权剥离出来。”
“总得有一方妥协。”朱泠婧叹了口气,“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了,江王的性子软,耳根子也软,本就不适合从政。”
权力的归属明面上被写入了《大明宪律》,而法律的修改虽然是谘政院负责的,但皇帝有最终决定权,这是二元君宪制的特色,也是君主权力尚存的体现。
想通过修改法律来削弱君权?那皇帝直接否决宪法修正案不就好了?
对于一个握紧了权柄的正常皇帝来说自然不怕,可要是换作一个没有根基、没有班底、生性柔弱的皇帝呢?
大臣与议员们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多的是办法向皇帝施压,尝试迫使他就范。
矛盾轻微的时候,手段还会温和一点;假如矛盾激化了,军队闹一闹兵变、亦或是紫禁城里暴毙几个人都完全有可能。
显然,缺乏班底与经验的皇帝很难招架这样孜孜不倦的软磨硬泡,很容易败下阵来。
罗符“啧”了一声,开口道:“兵变最为可怖,可怖的不是兵变本身,而是它会削弱皇帝对军队的信任,这攸关今后大局,不敢想象。”
“的确如此。”方述均颔首赞同。
“没那么夸张吧?兵变?最多小闹一下吓唬人,大规模…我认为可能性很小。”
说实话周长风觉得他们的忧虑有些过头了,朝政确实会不稳,大概要吵闹一段时间,但不太可能达到大规模兵变那种地步。
这又不是古代,下层士兵只听军头的命令,谁发银子就跟谁卖命。
现今的明军纵然残留着诸多封建军队习气,但本质上还是重构过后的近现代军队,有合格的國族主義教育,而且薪饷也不是军队发放的,而是兵部委托地方官府的户房与兵房联合发放。
把这方面的财政从军队中剥离出来转交由文官政府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