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始终存在,二是不停的变化。
故而我等要时时刻刻居安思危,得势时也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还要准备迎接新的问题!
如今内阁空虚,需要补充两到三名阁臣,另外礼部尚书也空缺。
面对这个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重大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后,不知该说什么好。
在别的问题上,林泰来或许还能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是在人事问题上,自称善于识人的林泰来向来独断专行。
所以他们也习惯了听从林泰来安排,可是林泰来现在又不在京师。
面对如此重大的人事部署,没有林泰来就好像缺了主心骨。
另一个翰林院庶吉士周应秋开口道:“九元兄早就预见到,冬至日之前朝廷必定剧烈震荡。
但是林九元仍然离开京师,返回苏州探亲,似乎没太把这次事情放在心上。
这足以说明,林九元心里可能根本不在意这次人事部署,或者说不认为有多么重要,让我们随便搞也无所谓。”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两三个大学士和一个礼部尚书的空缺,真的可以随便对待吗?
众人细想了一下后,发现确实可以等闲视之。
如今广义上的林党已经掌握了首辅加吏部尚书加兵部尚书,有这个三角在,好像阁臣和礼部尚书人选的影响确实也不大。
周应秋见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认可,又向赵志皋提议说:“听说为了消解王山阴的斗志,赵前辈提议说让王山阴举荐一个阁臣。
如今不妨进一步扩大,奏请天子,让离职的申吴门、王太仓两位前辈也都各自举荐一个阁臣。”
王象蒙疑惑的说:“这不合规矩吧?岂有阁臣举荐阁臣的道理?”
选拔大学士的途径,无非大臣廷推和天子钦点,哪有靠其他大学士推荐的说法?
周应秋有点不屑的说:“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内阁本身就是不合规矩的存在,大明会典里的内阁可没有总揽朝政的制度。”
在周应秋心里,王象蒙这种“豪门温室花朵”总是有点迂腐,远不如九元真仙和他周应秋这种起自寒微的人精明和灵活。
“妙哉!”赵首辅却赞道:“此议可行!足以让老夫应付当下了。”
作为一个刚当上首辅的人,内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的举动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会被人认为是代表他的“政见”。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