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三千营的将士曾经承过他的情,要比神机营的将士更加热情一些。
好在,军武之人通常都比较好爽,不像是面对文臣那样,时时刻刻都要避免踩坑。
从山东出发到朝鲜其实并不远,不过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水平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日暮时分,船队终于是抵达了汉阳。
汉阳,这个名字让朱瞻壑感觉很陌生,不过他知道这汉阳之后会改成一个他比较熟悉的名字:汉城。
“朝鲜大君李芳远,见过汉王世子。”
朱瞻壑一下船,朝鲜国王,也称大君的李芳远就迎面而来。
在大明的礼制中,作为朝鲜国王的李芳远其实还要比朱瞻壑高一头,因为现在的朱瞻壑只不过是汉王世子,顶天了也就是个郡王的等级。
在永乐朝之前,建文帝朱允炆赏高丽王衮服九章,礼同大明亲王,永乐朝也沿用了。
所以,按照礼制来说,李芳远其实是和朱瞻壑的父亲汉王朱高煦是一个等级的。
但是这都不重要,朱瞻壑和以往的人不太一样,李芳远不敢有半分怠慢。
一座京观,一次刀(放耕(火火(烧种(山,足以让李芳远收敛了。
虽然不管是京观还是烧山都是有缘由的,但朱瞻壑的做法却可以说是完全不按照规矩来。
有前车之鉴,谁知道他会不会再抽个风?
“此次本世子征讨倭国,你们朝鲜要多多协助,不然的话怕是也很难。”朱瞻壑瞟了一眼李芳远身后跟着的人,然后笑着说道。
“没有朝鲜,大明的补给将会是个大问题,作为大明的从属国,本世子希望你们能够全力以赴。”
“世子殿下客气了。”李芳远见朱瞻壑明明在礼制地位上不及他,但却没有半分谦虚的模样,心中不由得有些气恼。
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是陪笑寒暄。
“朝鲜本就深受倭寇之害,又是大明的从属国,尽力协助大明是本分,也是朝鲜上下众望所归的结果。”
“那就好,那就好……”朱瞻壑眯着眼笑了起来。
虽然李芳远掩饰得很好,但他还是从李芳远的表情和语气上感受到了那几分异样。
毕竟,他作为汉王世子,见的人也不算是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