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着面前短短几日就破败不堪的黄府,微微闭起双眼。
没多会儿,朱棣就转身离开。
城南刑场,一十三名刽子手手起刀落。
……
以陈谔为首的十三人,朱棣本想是留给朱瞻壑,让他亲自来下这个命令,但在他以八百里加急给云南送信之后,得到的却是失望的回答。
象征着皇帝身份的辇驾缓缓地离开,早早就在远方观望的人们也缓缓地聚拢了起来。
一时之间,这曾经辉煌的黄府犹如菜市场一般,嘈杂不堪。
很快,一道消息随着皇帝辇驾的回宫开始在应天府内流传。
云南,率先落实新的税制,并且已经开始按照新的税制开始征收夏税。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应天城都沸腾了起来,时隔半年,人们再次想起了那个在除夕晚宴上力压诸国使臣的少年。
只是,他们不知道,在这个消息的背后,却夹带着一位皇帝,也是一位长辈深深的遗憾。
云南,临沧茶区。
新的税制必定会伴随着血雨腥风,不仅对朝廷来说是这样,对云南来说也是一样的。
这是必然的。
对于安南来说,实行新的税制很简单,因为这里等于是破而后立,虽然仍旧是受云南管辖,但这里有个好处,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是派过来没多久的。
都是归附于沐家的人,听话。
对于安南各个府被沐家的人所占据这一点,朱瞻壑并没有啥想法,相反他还挺乐意的,因为他的目光并不在这里。
朱瞻壑已经奏请应天,让朝廷派遣新的官员来这里,在要求上和以往有一点不同。
必须要辛卯科或者是壬辰科的世子。
辛卯科指的是永乐九年的那次科举,而壬辰科指的则是永乐十年的那次科举。
在明朝,其实在即时候补的规定被落实之前,明朝的官员就有替补的存在,只不过那时候的替补和现在的替补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的替补与其说是替补,倒不如说是学生。
也就是士子登科之后,朝廷不会直接给你安排官职,而是让你到某地或者是某个部门去当替补,让你在这个期间去学习,累积经验。
等到朝廷觉得伱学习得差不多了,就会选择性的给你安排一个职位,让你先干几年,看看你的能力如何,然后再酌情考虑给你分配到哪里去。
辛卯科和壬辰科的士子在这个时期基本上都是替补,这种人对于朱瞻壑来说有两个有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