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简笑的未来,朱瞻壑早就有规划,而在他的规划中,简笑必然是最重要的人之一。
这么说吧,除去现如今已经有人驻扎的苏伊士运河不算,其他的还有土耳其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在朱瞻壑的计划中,简笑将来是要在这两者其中一个地方长久驻扎的。
“对了,世子殿下。”简单的吃了两口,简笑就停了下来。
“您让沐斌去收拾奥斯曼帝国的残余力量也就罢了,那些人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比较适合沐斌去练手,但是让钱勇和三凤也过去是不是不太合适了?”
“有什么不合适的?”朱瞻壑端起茶杯,浅啜一口。
“他是沐家下一任的掌舵人,或许不用特别出色,但也是要超过平常人的,但现在的他可不太合格。”
“该见的东西就得见一见,老是躲着也不是个事儿。”
……
简笑微微低头,其实他想说的不是这个。
最近,随着吴王一脉掌控大明,风言风语越来越多。
还是那句话,当一束光突破黑暗照向大地,所有人都会歌颂它,但在阳光下久了,人们就会开始唾弃,直到这束光再次消失并且不知何时才会出现为止。
在以前一味地强调仁慈的大明,杀伐果断的朱瞻壑就是黑暗中的那束光,人们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不再被草原、倭寇和安南一而再再而三欺辱的希望。
但后来,时间长了,人们也习惯了朱瞻壑的杀伐果断所带来的安逸生活,他们就开始害怕。
害怕朱瞻壑的杀伐果断、干戈不止,最终会让他们或者他们的父亲、丈夫和孩子上那生死不知的战场,害怕朱瞻壑会嗜杀成性,最终将屠刀对准他们。
所以他们开始说闲话,甚至是开始唾弃朱瞻壑,以及整个吴王一脉。
简笑很清楚,朱瞻壑就是吴王一脉的顶梁柱,如果朱瞻壑这根顶梁柱倒了,那吴王一脉这刚刚落成的大厦将会顷刻间崩塌。
所以,他很担心,担心朱瞻壑在顺天府的时候,那些言论会对朱瞻壑产生影响。
而在简笑的眼中,朱瞻壑“匆匆忙忙”地离开大明来到这里,其实就是一种逃避的表现。
“殿下,现在有很多人说您做错了,最起码不应该持续这么长时间的不断发动战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