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为人,也有点起码的判断。
再加上金扫帚时不时地提醒,那一堆随着阿谀奉承,从他们嘴里喷出来的带有主观恶意的“黑气”,让金尚大致将他们的打算复原了个七七八八。
文艺片向商业片过渡,并非是显而易见的坦途,一部分前人试着开路,倒也总结了些许经验教训。
时代的发展是有局限的,观众的审美水平摆在那,不可能一蹴而就,轻轻松松培养出一大批有鉴赏眼光,还有余钱消费的影迷。
既然如此,山不就我,我去就山。
人民群众喜欢看什么,我就拍什么。
大体方针肯定正确,架不住总有人想走邪道。
我要的是《武则天》、《朱元璋》、《康熙大帝》,你拍成《神探狄仁杰》、《大脚马皇后》、《康熙微服私访记》,我都能勉强接受,结果花了大价钱,你就整个《如意君传》、《极乐宝鉴》、《十大酷刑》,这叫什么事?
除了冲着下三路去,别的就不会了?
“我不是业界人士,不想争论什么艺术高下,是非对错。那位林经理和牛导,是不是觉得我年轻比较好骗?”
只要将金尚哄好了,拿到授权,就能拉来一大堆不明就里的人投资和赞助,电影未拍先回本是大概率事件。
大头他们两人三七分账,剩下的钱大肆宣传,报纸、广播、电视台都给安排上,声势造起来,再忽悠一两个国民级男演员站台,潜几个想要一脱成名的女演员,炒一炒绯闻,掀几场骂战,好不热闹。
制作方花天酒地将经费用得差不多了,装模作样地举办新闻发布会和开机仪式,给各方一个交代。
你以为这就完了?
开拍之后,各种假账满天飞,三百块钱的道具雨伞,六百块钱的耗材咖啡,连群演的盒饭都是五十块一份。
以上那些,还是小头,内行人坑外行人,明知道在骗人,你都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这样一来,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给金主汇报,说没钱了,要追加投资,你跟还是不跟?
拍不成,林俊和牛建根也不吃亏,反正已经大赚特赚。幸运拍完,成片质量就看制片方还剩下几分良心了。
最后能不能上映,票房如何,自有其他人操心,他们拍拍屁股走人,去忽悠下一个傻子。
万一某个电影节的评委瞎了眼,给个野鸡奖,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