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当地经济活力其实不差的。
地方自持能力强大,发展较为均衡,城市化集中的趋势就不明显。
放在更高角度来衡量,就是在大的区块上,没有绝对的经济文化中心,用不着牺牲某个地方来保护省会以及重点城市,唯一中心,强省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需求不迫切。
在李萱老家做客的时候,金尚去附近转了转,发现当地的机井比较密集,灌溉水渠保养得力,抗灾备荒能力极强,且乡镇小作坊工厂里,基本都备有老式锅驼机,柴油发电机等设备。
自建中小型水电站很多,大型水电站十分稀少。
可以想象,在数百年的完善下,“小基建”在过去的模式下,已经完全够用了,煤炭天然气供应充足,也就意味着能源自给率极高,对建造超大型水电站的需求没那么紧迫。
至于基础民生,不平衡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可除了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里,基本能保证吃饱穿暖,接受基础教育,条件好的还能买点家用电器,也算不错了。
问题是以后,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活跃,以国内的条件,成为新时代的“世界工厂”是迟早的事,交通便利的大城市“虹吸效应”会越来越强,一线城市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会不断拉大,逐渐演变成一系列的超级都市。
这样一来,情况就变了。
大工业,大基建,大发展,跑都不足以形容,那可是飞一般的跨越式进步。
相应地,对基础材料,能源,工业用水,熟练技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效率极高的超级工厂会接一座出现。
理所当然,“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将会成为主流。
众所周知的是,南方不缺水,工业发达,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十分稀少,也就中南半岛上有个鸿基煤矿稍微有点规模,江夏附近的油田和煤炭钢铁勉强有点开发价值,其他的不提也罢。
至于传说中的北电南输,西电东输之类的,这年头,特高压技术还在襁褓中,不是前世二十年后,全世界特高压技术专利和标准都在国内公司手里的状况,长途输电的损耗大得惊人;传说中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成本太高了。
算来算去,也就大型水电站稍微有点搞头。
所以,在长江,珠江等水量充沛,落差大的河段建立水电站的需求就越来越迫切了。
现在看着争议不小,但金尚觉得,最早两年内就要动工,最迟五年内,不会再推了。
从主流媒体上来看,工业化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