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给九贝勒一个恩典,准其挂在内务府,如此一来,成了官营,再有人窥视惦记,衙门也好出手惩戒。”
康熙又望向张玉书。
张玉书心中叹了口气。
这些话,马齐能说,他却不好说,否则就要得罪九阿哥。
他就斟酌着说道:“不侵良田,借用水利之便,确实是开源之法,若是试成,倒是不必拘泥于太湖一地。”
康熙又望向桑额与丁皂保。
桑额道:“奴才瞧着这里四处虽圈了,可当差的人手似有不足,如今还罢,若是珍珠养成,也要防着盗匪上门。”
丁皂保没想到还有自己说话的余地,带了几分拘谨道:“涉及秘技,这使唤人手也要精心,最好是户下人口。”
康熙这才望向九阿哥道:“诸位大人的建言,都记下了?”
九阿哥点头道:“儿子记下了,只是商人趋利,就算瞒过这两年,等到珍珠养成,流入市场,也会引人关注,到时候怕是拦不住旁人养珠。”
又不好为了这个,专门制定律令。
不说别的,就说历朝历代都禁私盐,可是几千年来,从不缺私盐贩子。
还有本朝的人参禁令,也是如此。
利润丰厚,自是有人铤而走险。
康熙挑眉道:“那你原本打算如何应对?”
九阿哥想了想,道:“要不,加一条珍珠税?寻常商税十五税一、十税一,这个珍珠是贵货,不能按照寻常收税,可以五税一……”
康熙蹙眉道:“物以稀为贵,如你所说,珍珠的价格就会降下来。”
九阿哥立时道:“那样也好,到时候内务府可以拨出一笔银子,专门采买大珠,在海关出售,赚洋银。”
康熙望向四阿哥,道:“你觉得九阿哥说的如何?”
四阿哥道:“这些年,随着运河通畅,越来越多的西洋货品经水路到京城,就是寻常旗丁人家,日子稍好些的,也挂着西洋怀表或者用着南洋鼻烟儿,朝廷的银荒,也有一部分是因西洋货物进入大清太多的缘故……”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