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字经》会在极快的速度下逐渐传播开来,宋穆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只是没想到这个传播的速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仅仅是在府学张贴布告后的当天,府城的各大书肆的最新的《天下文刊》便售罄一空,一时洛阳纸贵。
而后州府紧急加印,但是足足一周,到处的文人都在寻找最新的《天下文刊》,连抄书匠都大说此吃不消,直言把一篇传颂文章从爱不释手,抄到见之要吐。
但这《三字经》实在是过于实用,甚至能够让任何一个三五六岁蒙童张口背诵而来,且韵味十足。
朝廷为了加快推广速度,还要求各地书肆进行大量宣传,就是那茶馆之中的说书先生,说书之前还要朝着众人告罪一声,然后吧嗒着嘴快速的将这《三字经》诵读一遍。
一时间,《三字经》是十足的脍炙人口,到处读书声阵阵,让众多州府的教谕官员看到也是十分欣喜。
只有那些为了宣传而抄断手的抄书匠,喊干嗓子的说书先生,时刻骂娘。
与此同时,天下之人都在好奇,这三字经的作者“读书人”,究竟又是谁。
很多人都对其进行猜测,有人说是那天下的大儒所创,也有人说是《天下文刊》的编纂团队费尽心血所得。
更有那神乎其神的,说这是从天上坠落的宝贝,没见到上面从三皇五帝,一直写到现在吗?那就是在歌颂文朝的功绩。
各个府学之中也是常有这些争论,而见到这番场面的宋穆却是不得不更加低调行事,时刻仔细回想过去做的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会暴露自己。
当然这种做法也不过是亡羊补牢,或许之前清天卫就已经帮着宋穆清扫了任何后患。
“你们听说了吗?如今这《三字经》已经被纳入国家典藏了,可是好些年没有的东西了。”
“我看按照面前的这个态势下去,用不了多久,这文章就要进《四海全书》,受文星供养喽。”
“没你们说的那么玄乎,诸位可有单册的《三字经》,我家那小弟长了只狠厉手,又把我给他抄的文章给撕了。”
“你找和美去,不过他这几日正抄的恼火的呢,也不知道愿意不愿意帮你一把。”
学堂休息间隙,几个秀才正围聚在一起讨论这《三字经》的事情,而旁边的孔宗此刻则是抱着几本书在钻研着。
或许这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