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半数失地与东庭军分庭抗礼,至少也得调集附近三州之地以上兵马。
可此时,东北战场之局势已非只是瓦剌与中州间的较量。
正有句麗隔岸观火、虎视眈眈。
兴安境不日后彻底失守已成板上钉钉之势!
……
……
相比起姑苏近海的风平浪静,闽地至岭南的近海可谓是群“鲨”环伺!历经数百载争斗,东瀛人吃一堑长一智,越发变得聪明。
在知悉数十年于红衣教的投入、于闽地的布局在南少林一役毁于一旦,七八成隐蔽窝点被一一拔除后,都能沉住气、耐着性子,另谋良策。
向中州发难时,没有选择与有所准备的闽地海防硬碰。
而是舍近求远,绕过闽地沿海,迂回着南下西进。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防线更为薄弱的岭南南部海岛南汕岛为据点。
紧接着席卷对岸沿海海岸线,与南汕岛形成两岸呼应之势,形成同中州军的拉锯空间。
陆路战线上,则有骆越方面全力支持。
在东瀛人于岭南南部海岸线抢滩登陆时,骆越默契派出主力军佯攻岭南城,牵制住大半边军军力,尽遣下九流的江湖人乘东瀛快船东行北上直扑敌后战场,骚扰、截断岭南闽地之间的战力支援与物资输送。
此外东瀛人钻研多年的海上利器也亮相出鞘。
半百艘行进灵活快速、装备精良的战船为破浪先锋,三艘载重两万石的物资巨船为后勤保障。
从开战至今不到半月功夫,东瀛人在海上大逞凶威,把中州南部海防杀得片甲不留,陆上则联合骆越稳扎稳打,已在闽地至岭南拿下了长达百二十里地的海岸线。
即便这条海岸线上多为未被开拓的山丘密林,仅有为数不多的村庄小镇能用以以战养战,却足矣让两路邦国的先锋部队落地生根,大振此次入侵之举的士气。
从闽地连绵至岭南的整条中州东南至南部海岸线,总长一千五百余里。
一旦被骆越和东瀛人贯通过半,那么他们便有了初步的战场纵深,与中州军队来回拉扯上一年半载绝不在话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