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的经胸骨正中入路,他准备使用的入路是在左侧胸部的肋间隙切开两个切口,一个用于做心脏全腔重建,一个用于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调转,这种手术入路比起胸骨正中入路要微创很多。
切皮的手法是杨平惯用的一刀流,从切口的起点到止点,只需要连续丝滑的一刀,绝不会有第二刀或者补刀。
这一刀不仅完成切口的长度,也完成切口的深度,除非中间有需要保护的重要神经血管,否则一刀恰恰切刀皮下脂肪层,不多也不少。
两个切口,只需要干脆的两刀,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一刀流是不仅是杨平的手术标志,也是杨平亲手教出来的宋子墨与徐志良的标志。
一刀划过,电刀立刻补上,精准地扑灭各个细小的出血点,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一次到位。
王院士心里咯噔一下,然后扭头看看辛主任:“基本功这么扎实?切皮就是一刀?”
四十多年的行医生涯,王院士从没见过这种自信的切皮方式,李泽会在一旁解释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刀流,恐怕也只有这里才能够看到一刀流。”
“一刀流?”
“就是切皮一刀到位,无需分刀或补刀。”
王院士点点头,算是明白这个新颖的名词,可是要是有重要血管神经怎么办?于是王院士不免问道。
“那手术刀一定会切到神经血管的上面,刚好在上面,绝不会伤及神经血管。”李泽会在一旁充当解说员。
此时辛教授笑着提醒:“观摩这个年轻人的手术,可要全神贯注,一不留神就会错过重要步骤,再不留神,手术可能做完了。”
话刚落音,辛教授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就是刚刚闲聊几句,胸腔已经打开。
王院士再也不敢分神,只好全身贯注地观摩手术,的确,手术很快,快到就像视频的快放,快到让人提心吊胆。
这个小孩已经做了三次手术,目前距离第三次手术还不久,心脏周围粘连严重,显露是一件极为困难的时候,当时王院士参与讨论这个病例的时候,大家就重点关注过显露的问题。
而且既往很多类似的粘连病例,经过多次手术后,根本没法显露心脏,找不到心脏和大血管的位置。
以前发生过这种事情,陈主任主刀的一个病例,上台两个小时,没法显露心脏,刀子只能一点一点地探索着前进,最后只能王院士亲自上台,花了三个小时,最终才将心脏和大血管显露出来。
现在这个病例,比以往的粘连病例更加麻烦,严重粘连是外科医生的噩梦。
这个病例,显露心脏必然是一场凶险的恶战,王院士这样想,辛教授也这样想。
但是李泽会不这样想,当初的病例比这粘连严重多了,教授的刀如精灵一般,游刃有余。
还来不及细想,怎用这么小的微创切口怎么完成手术。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