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唐三代皇帝,除了皇子之外活着获得过三公名位的只有三个人。裴寂、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其他的人都是在死后获得过一个司空的赠官,连后世人如雷贯耳地魏徵在活着地时候也只不过得到了一个太子太师的从一品官位,至于三师。唐代中前期基本上就没有人获得过,于李唐有再造之功的尚父郭子仪也是在死后才得到了一个太师地赠官。
可是如今,三师三公以检校的名义满天飞,李彬一个观察使就获得了检校司空的头衔,李文革一个奴隶出身崛起不过一年的边镇节度一加衔就加了个检校太保,高允权活着的时候只管九个县不到两千兵,居然就是侍中,死后追赠太师,享受和郭尚父同等的待遇。
尚书令在隋唐只允许皇子担任,自贞观年开始,因为唐太宗担任过,这个职务便没有臣子再敢担任,郭子仪那么大功劳都推辞了这个职务。然而自晚唐五代时期开始,关中李茂贞一个地方军阀就能获得尚书令的官爵,公然与唐太宗相比肩……
当钱不值钱的时候,一个国家的经济就濒临崩溃了……
当官不值钱的时候,一个国家的政治就濒临崩溃了……
因此李文革对职事官把得极紧,一方面要让属下看到升官的希望,另外一方面则绝对不能够让他们升官升的太快,即使是很迅速的提拔,也必须一级一级按照品秩次序提上来,有多大的规模就授予多大的官爵,这是延州政权的基本政治原则。
其实李文革连散官秩也看得很重,武散官秩被他用来当作军衔使用,是绝对不允许乱授的;这次进行土地税制改革,事关重大,关系到延州和八路军未来的发展前景,李文革斗争了好一阵子,才下定决心将文散官秩作为一种辅助性政策拿出来和大地主门做交易。
不过他明确规定,文散官没有俸禄,也不得干预各府曹县科政事,以免造成财政负担或者政治紊乱。甚至连文散官原本拥有的选官机会,他都一体废除,文散官不能参与职事官的选官。可以说,这些个文散官除了可以穿着官服摆出官员的排
,几乎没有啥实际意义。
不过显然有人并不这么以为。
丰林秦家是第一个主动合作的延州家族,出让了三百八十顷地,按照李文革的政策,这个家族六房的长男都获得了九品官的官位,还有两位家族长老级的人物被封为从八品承务郎,只有八岁的族长秦肇端更是被李文革特别对待,简授为正七品的朝请郎。
有了官爵在身,原本在延州政治地位低下的秦家顿时一跃成为颇为显眼地角色。此次会议,秦家的小族长秦肇端身着七品服饰列席,是专门来做榜样的。
主持会议的是布政主事秦固,延州官方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延安县令检校转运从事高绍元,肤施县令陈夙通,布政曹司农主簿张,经商主簿唐凋,税赋主簿赵良臣。另外。八路军延安团中营指挥检校延安镇遏使李护也莫名奇妙地列坐在侧。他的身后跨立着两名彪悍严肃的亲兵卫士,更是令来参加会议的各族族长们惴惴不安。
各族前来参与会议地都是族长,连几个告病想逃过这一遭地族长也被负责延安卫戍地军官硬“请”了来,在座的诸人中只有一个人不是族长,便是世袭的延国公高绍基,他虽然不是高家的族长,却毕竟有着从一品国公的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