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系,同时个人能力也很出众。
最后,王曾在未进士及第前,曾经向薛奎投过行卷。
彼时,薛奎曾盛赞王曾,足下殆将作状元了,做宰相耶?
北方集团出身,能力出众,又‘传颂’过王曾的名声,种种标签集于一身,回归中央,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
其实,如果不是近期朝政节奏变幻太快,王曾早就向朝廷举荐薛奎了。
这不,吕夷简之前的差遣‘权知开封府’不是空着吗?
此差遣由薛奎担任,再合适不过。
因为薛奎给人的印象便是,刚正不阿,不阿附权贵。
京畿之地,皇亲国戚不知凡几,担任权知开封府的官员,要么背景通天,能够左右逢源,要么秉持原则,刚正不阿。
薛奎,完美符合此类条件,同时,他亦是历经太宗、真宗的两朝元老,不论是资历,亦或者声誉,都无比契合。
不过,曹韦推荐薛奎的原因倒不是为了讨好北方系官员什么的。
因为没必要。
他是武臣出身,本来就和文臣不是同一立场。
曹韦之所以推荐薛奎,其中和薛奎的两人仕官经历有关。
一次是咸平年间,薛奎担任过兴州知州,一次是大中祥符五年(1012),薛奎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出任陕西路转运副使。
彼时,曹韦也在西北地区为官,两人虽然不是同地为官,但薛奎的名声,曹韦是听过说的。
不说是如雷贯耳,也是远近闻名。
尤其是大中祥符年间,薛奎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解决了李德明谋取绥州(今陕西绥德)的阴谋。
虽然绥州很小,但此事却关乎朝廷的脸面。
薛奎能够在战场之外逼退李德明,确实有两把刷子,此事不仅让薛奎得到了宋真宗的赏识。
曹韦也因为此事对他印象深刻。
故此,他才会推荐薛奎担任前往契丹的使臣。
此人胸有韬略,不是那等死读书的迂腐之人。
若是换作不知变通的人出使,只怕人还没到契丹,这项任务便失败了。
或者更进一步,人家根本不会接受此趟差遣。
虚则实之?
兵法上确实是好谋略,但放到邦交上,未免有‘欺诈’之闲!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