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你的理由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别人只是手捧着圣贤书、骂一骂当朝者不公。
你为了检验真理搭上了全部的家产,这种义举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精神。
知道沙皇陛下为什么将教育交给一个外国人吗?因为我不图财图权、让人最为放心。
你和我一样、所以我也相信你能将教育事业做好,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朱文聪直说着。
托尔斯泰很是激动、很是兴奋,完全没想到朱文聪如此的信任自己、将重担让自己挑起。
沙皇陛下信任朱文聪、朱文聪信任自己,托尔斯泰心想帝王就是帝王、给人无敌的自信。
“我真的可以做到吗?”托尔斯泰不想辜负朱文聪,可自己的能力自己心里很清楚。
“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没有出事故的车夫不是好车夫,失败的教训是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况且我没有让你一个人孤军奋战,你的朋友也是可以加入进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再简单不过。
你之前不是考察过西方诸国的教育吗?所以你可以对沙俄的教育进行改革,但要记住一点、教育制度本土化。
我知道你很反感,可是外国人的制度真的适合我们吗?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朱文聪反问道。
托尔斯泰愣住了,自己只知道官僚不思进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符合不符合国情。
朱文聪前期推动工业的建设就遭受了巨大的阻力,要不是沙皇陛下一锤定音、工业化就是空想。
深入的思考过后,托尔斯泰也是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被官方阻止、自己有点过于信任外国制度。
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卖国贼,凭什么外国的月亮比本国的月亮又圆又亮、人们在意的不是制度的核心而是推行者心向着那边。
“你也知道我推动的一系列变法都进行了本土化,所以推行到地方的阻力少了太多。
原本一直抵触的贵族因此分裂成两大派系,守旧派反对我、革新派支持我、其实没有人会和金钱作对的。
教育不仅仅是面朝精英群体、我们要下到底层、要让底层人了解、明白、支持。
九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