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正平还是多少有一点人性的,并没有让杨思怡伤心多久,只是给时间让杨思怡伤感了一小会儿之后,就直接开口问道:“对了,你想上什么大学啊?有想法了吗?”
看到王正平不因为自己的问题而伤心,还反过来关心自己,杨思怡也是吸着吸酸酸的鼻子:“正平哥,我想过了,第一选择肯定是跟我姐一样去北大的……要是实在去不了的话,就去人民大学好了……”
王正平也点了点头,现在可选择的大学就那么些,杨思怡现在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
去不了北大就去人大这种话在现在听起来当然是很嚣张的,就跟别人问你,去清华还是去北大的时候,你还认真思考了……
最后还认真的给出了一个答复……
别人只会当你是开玩笑,而不会觉得你是认真的。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全国重点大学就这么些……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甚至只有六所五九年的时候,也不过增加到二十所,然后六零年又增加到了六十四所。
现在高考的人数不要说过后世了,就是跟之后几年都没得比。
现在人们也不太对高考有多关心,结果说除了少数负责任的老师之外,就连考生的父母都不一定太关心孩子的高考……
所以说现在的大学年年都是招不够人的,考试的难度也是低了不少,招生的难度自然也相应降低了不少。
而且今年高考还有一道难关,那就是极其严格的政审……
你成分不好,是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不要说其他地方,就是现在四九城里面,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原因没能参加高考的!
所以这就又少了一部分人,而且不得不说,这一部分人家庭条件相对是比较好的,也多多少少比平民百姓更加重视教育,但他们再重视也没有用,除非移民到别的国家,不然他们在这儿连高考都参加不了……
直到明年,周老大的一封文件出来之后,这个情况才会缓解好多,之后就是越来越松。
不过现在这个文件对于王正平,杨思涵他们这些家庭成分好的人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儿了,能更轻松的上更好的大学,尤其是杨思怡还是四九城里的土著。
以杨思怡的成绩,北大和清华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至于人民大学什么的,相对来说还要更简单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