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夸了几句电影的大场面,特别是最后在飞机上的决斗,艾伯特还是忍不住开始吐槽。说剧情缺乏逻辑,为了制造悬念故意把荷莉放在飞机上盘旋。
又说恐怖分子一开始被渲染的太厉害,而被麦克连打击以后,又垮的太快,不合逻辑。
“我看口碑会有问题……”罗纳德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电影院里大家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多观众中途还会说话和上厕所,这样的电影,有多少比例的观众,会向他们的亲戚朋友推荐呢?
……
到了周一,票房统计已经出来了。“虎胆龙威2”本周末的票房是两千多万,看上去好像比“雷霆壮志”的一千万出头高很多。但是如果把提前两天放映的九百万减去,那么“虎胆龙威”首周末也就是平常,比“雷霆壮志”的首周末高不了多少。
考察两部电影的单馆票房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首周末“虎胆龙威2”八千六百美元,“雷霆壮志”是六千六百万美元。
要是“虎胆龙威2”第二周的票房跌幅,也和“雷霆壮志”一样,超过30%的话,那么这部八千多万的制作成本的续集,就很难在国内票房上回本了。
“虎胆龙威续集的制作成本是六千二百万,任何超过这个数字的宣称,都是胡说八道!”
面临这样的票房压力,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高层出来灭火了。
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并不像上市公司的季报那样,要完整透明的披露。现在大量的好莱坞商业大制作,都会成立一个独立的项目公司,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控制风险,就算电影大赔,也不至于影响到母公司的运营。
另一个大好处,就是在财务会计上,能够藏起来或者夸大一些成本,这样上市的母公司,就可以使用经过“创意性调整”的会计数字,集中到上市公司的报表里了。
最近这么干最着名的例子,就是华纳兄弟,他的“蝙蝠侠”收入不足以覆盖制作成本了。这样一部风靡世界的票房成功制作,闹了半天到最后还是赔钱的。
但是,有把制作成本往上调的“蝙蝠侠”,也就有把制作成本往下调整的“虎胆龙威2”。
和华纳兄弟特里·特梅尔位置稳固不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并没有这样一位强势的总裁。各路诸侯各显神通,都要在董事长澳洲人鲁伯特那里邀宠。
那么,一部大制作的投资回报率,就是最重要的KpI考核指标了。
一部电影的制作费用,是六千两百万,还是八千多万,在考核上,就是盈利和赔钱的区别,也就是负责人到底是应该升职,还是开除的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