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袁绍之事,曹操最是想不明白,其余之事,他倒是洗漱想明白。
此刻,已经将近后半夜。
曹操让曹洪回去部署夜晚巡逻防守,再留下几人于营中,随时待命。
没过多久,忽然想起脚步声,营中之人皆是一惊。
如此时间点,没有士兵均已睡去,仅剩下岗哨卫兵,这时出现脚步声,定然事出有因,至于时好时坏,众人不得而知,只能看着声音传来之方向。
众人一看,来人竟是陷阵营中高顺将军。
此刻,高顺手里拿着一个包袱,只是,那包袱正在不断往外渗血。
曹操历经沙场数十年,经验告诉他,高顺手中那包袱里很可能是一颗人头。
但曹操实在难以猜到,到底是谁的人头。
尽管如此,但曹操立即重视起来,他立即站起身,甚是疑惑,待高顺走进后,问道,“将军为何深夜杀人,难不成有刺客?”
“并非刺客,此乃朱灵项上人头。”高顺冷声道。
高顺此人从来不多言,更是很少与人相交,但此人一向治军严明,从无半点纰漏,一直让人很佩服。
所以,此时尽管高顺深夜来到营中,曹操并不认为高顺不怀好意。
但是,许褚并未放松警惕,他拔出佩剑,甚是警惕的看向高顺。
“既然不是刺客,我倒是想听听,高将军为何杀我一员爱将?”
曹操看着桌面之上,那人头确实乃是朱灵,朱灵确实死了。
可如此一来,他麾下一千多名老兵,如今身在何处?
曹操更是疑惑,朱灵身边有一千多老兵,高顺又是何以成功斩杀朱灵。
难道高顺乃是深藏不漏之猛将?
高顺走进跟前,跪在地上,深鞠一躬,甚是冷静沉声道,“回禀主公,末将奉戏大人嘱托,一来大人掌管巨弩之铸造与使用,听从已调遣,二来,便是密切关注朱灵之动向。”
“昨晚,朱灵调集本部兵马,向南而去,在五里地营寨之时,说是奉丞相之命,将粮草送回,以防袁绍之偷袭。”
“但末将深知军令,我军正是缺乏粮草之际,军中粮草均不过三日之用,待粮站运送到来,后续粮草同样需要通过粮站送达。”
高顺十分详细的解释一番。
“戏大人曾告知我们,建立粮站,看似无懈可击,但如若内部出现奸细,那么粮草同样会断送,从来处回去,很难抵挡。”
高顺无所畏惧,如实说出来此目的,更是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说道,“此信乃是从朱灵将军贴身之处所得,请主公亲自查阅。”
“将书信呈上来。”曹操立即看向许褚说道。
“嗯……”许褚来到高顺面前,忽感此人浑身杀气甚重,乃是行伍之中少有之人。
如此看来,倘若叫此子杀人,只怕是不会有半点犹豫,直接上去便将人杀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