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腹的生活。”
古琦想了想司马玲珑,又想想以往对美国情报人员的记录,下意识点点头,美国情报人员确实很高调。
“春阳,袁初宇失踪当日的行踪确定了吗?”左重这时插了一句。
调查失踪案件时,确定失踪者的行踪至关重要,原因有很多。
比如失踪时间和地点信息可以帮调查人员缩小搜索范围,从而集中资源进行更有效的搜索和调查。
又或是借此寻找目击者,确定失踪者的状态,周围的情况、有无可疑人员等等。
更重要的是,了解失踪者的行踪和行为模式可以帮助调查人员推断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这对于推断失踪者的去向和行为有着重要作用。
“确定了。”
邬春阳表示,四天前傍晚五点左右,天色将暗之时,袁初宇拿着一个笔记本从宿舍离开。
同舍友人问他是不是去吃饭,他回了句出去吃便走了,没人知道笔记本里写了什么。
走出宿舍后,袁初宇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校门处,随后就不见了踪影,附近警署当日也没有收到任何关于绑架、交通事故的报警。
左重若有所思,中央大学饭堂晚上放饭时间为五点三十分,目标五点离开校园,结合那句“出去吃”,足以证明对方准备在外用餐。
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袁初宇是临时起意,还是与人约好的?
想到袁初宇携带的笔记本,左重更倾向于是后者,目标或许是见了不该见的人,给对方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给自身招来了危险。
他说出了自己的推测,在场几人一致同意,袁初宇不可能无缘无故失踪,笔记本是条重要线索。
古琦沉吟片刻,从另一个方向寻找突破口:“当时宿舍内有几人,这些人有无可疑?”
失踪案件中嫌疑人经常会装成目击者,试图通过提供虚假、误导性的信息来混淆调查方向,以掩盖自己的罪行。
还有些嫌疑人在犯罪后可能会出现心理压力或内疚感,这促使他们主动联系警方或加入调查。
“三个人,但都没有作案时间。”
邬春阳肯定回道,案子一出,一处就查了目击者的空间、时间轨迹,结果是没有任何可疑。
左重提笔记下“目击者”三字,再次询问邬春阳,嫌疑人模拟画像和死者照片的辨认工作有何进展,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