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对于教授而言,博士生就是他们的免费劳动力,博士通过劳动换取学位,顺便能够继承教授在工业界、学术界的人脉关系。
至于能够继承多少,得看你跟的导师人品如何,以及是否欣赏你。
也许之前周新是胡正明亲自带的最后一位博士,所以胡正明在介绍人脉给周新的时候不遗余力。
但是这不代表胡正明对周新的要求不高,恰恰相反,胡正明对周新的要求可以用严苛来形容。
即便再如此严苛的要求下,周新还是花四年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可见其天才程度。
按照伯克利的规定,学士学位开始去伯克利攻读博士学位的,需要花5到6年时间。
学士能够六年毕业的,还是在集成电路这种工学领域,即便是伯克利也少之又少。
但是在这个时间段的胡正明,对博士的需求更多的是天赋异禀的即战力。
因为他创业了,他在96年开始,创办了一家叫做思略微电子的公司,一边在伯克利工作,一边私下创业。
如果按照原有轨迹进行下去,该公司干得很一般,最后被cadence给收购了。
做eda的,即便有胡正明这个创始人,还是没能干过cadence。
cadence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厂商。在大a上市的华大九天就是干这个的,区别在于华大九天主要做国内市场,而cadence的产品遍布全球。
因此胡正明此时正缺人给他干活呢。
像周新这种天赋异禀,如果基础扎实,那么过去就能够直接开始干活。
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此时的阿美利肯人早就开始讲究ork-lifebalance。
而胡正明见到的华国留学生,几乎都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
周新对这些如此了解,还是后来创业的时候和梁孟松闲聊,对方透露给他的。
梁孟松调侃的大致意思是:还好你是21年之后念的老师的博士,如果是在他创业那段时间去念他的博士,那才叫一个工作量巨大。
当然即便知道这是一个坑,也得往里面跳。
因为时机太重要了。
现在是98年,互联网公司的泡沫即将破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