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微微一笑,手中拂尘挥动,道:“人各有机缘,有人天资绝盛,有人气魄无双,天地间也会有人因为自身信念,而受到天地中的神相垂青。
你们这师弟本就不凡,如今又修成跋扈刀魄,契合他的气骨,再加上又有贵人相助,也许往后真能成一番大事。”
“可在成大事之前,总要留下一条命,否则无论是跋扈刀魄,亦或者真武大帝神相异动,也就俱都化为了泡影……齐渊王,可并非那么好杀的。”
“真武大帝神相异动?”苏见霖瞳孔一凝:“之前真武山上,真武大帝神相闪光,是因为师弟?”
这下便轮到老道人得意了,他抬起头,笑道:“我平生三位弟子,一个比一个出彩,一个比一个正气无双,这都是为师的功劳。苏见川和苏见霖对视一眼,沉默不语。
忽然间,苏见川似乎想起什么,他抬头小心翼翼问道:“我记得风眠师弟小时候十分不愿上山,师尊说要收他为弟子,他也死活不愿意,后来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师尊,难道风眠师弟,后来又拜你为师了?”
养鹿道人听到苏见川这般询问,然有其事的点头,心中却暗道:“南风眠不愿意当道士,这才不愿拜我为师。
可我教他修行足有五年之久,早已有师徒之实,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何况五年一千八百日。”
“既然与我有师徒之实,风眠就合该持刀见真武。”
“不过……山主曾说卦象中悬起的明月,是南风眠的贵人,明月落、风眠见真武,却不知这明月究竟是谁。”
盛姿骑着白马素踵,有些出神的看着官道。
尚且不曾入河中道,过了京峻道,又入泰安道,直至走到泰安道官道上,盛姿才见到了铺天盖地的逃荒的人们。
早在之前十余日,盛姿就已经看到陆陆续续的逃荒百姓行走在山野间、官道上。
盛姿自然知道河中道大旱灾的事,见到这些逃荒百姓,她心中并不觉得奇怪,只是有些奇怪周遭的县、府、道为何任由这些灾民游荡。她甚至专门找了一处驿站,给在京中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诉说此事,希望能责令当地官员尽救百姓之责。
可随着一路前行,盛姿终于明白为何这些沿途的县、府不让这些百姓进城,甚至于沿途有府兵把守,不让那些灾民靠近城镇。
原因在于……逃荒的灾民实在是太多了。
靠近河中道,官道上便是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这些人衣衫褴褛,面如菜色,枯瘦不堪。
人群中很少能看到是老人孩童的身影,活下来的多是壮年……
是啊,那些老人、孩子又如何能徒步走出这般广大的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