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地平线方向升起的烟尘,杨文安知道那是绵竹方向的霹雳军援军正在赶来,不禁开始焦虑起来。此时他手下的三千名士兵大部分已经到达,如此大的兵力优势却拿不下眼前的小堡垒,这让他如何向叔父杨大渊交待?他的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蒙古骑兵。虽然刘黑马声称派忽都率一千骑兵来与其合攻绵竹,但明眼人都知道蒙古骑兵并不是负责攻坚的,而是充作督战队的。忽都虽然在忽必烈的严令下会与新附军密切配合,但肯定不会去攻打坚城利堡。一则是骑兵的任务本就不是攻坚,而是野战;二则他实在是吃够了火器的苦头,即便要攻坚,也得让新附军把堡垒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才能上阵。
杨文安一边央求忽都派骑兵前往下游,看能否寻隙渡河,以绕击霹雳军身后,一边咬牙命令铁人军准备出战。辽、金、西夏、蒙古人等北方游牧民族都有重甲骑兵,缺乏良马的宋军则发展了重甲步兵,比如岳飞手下大名鼎鼎的背嵬军便是重甲步兵。杨大渊也有一支四百人的重甲步兵,乃选高大士兵精训而成。这些重甲步兵除双眼外全身皆被铁甲覆盖,全身铁甲重达八十斤,可以抵御刀箭攻击,也叫铁人军。铁人军战力强悍却耗费巨大,杨大渊视为决战利器,寻常情况根本不会出动。此次让杨文安领了两百人前来,足见其对此战的重视。
新附军人数众多,短时间内便砍倒了大片树木。他们先是用圆木在河岸立起了栅栏,以挡住堡垒射来的霰弹,又冒着炮火将制好的简易浮桥架在水面上。要说在堡垒正对的河面水浅又只有十余米宽,对精通攻城器械的新附军来说,架浮桥并不是难事。做完这些准备之后,杨文安命抬着巨型揗盾二百名士兵走在前面,紧随其后的是扛着短圆木和土袋的二百名士兵,接下来则是二百名弓弩手,最后面是二百名铁人军。为了帮助铁人军爬上河岸,还为他们每人配了两名轻装步兵。
为了在霹雳军援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