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山哥,你说真的?”破旧的村委办公室里,一名黑瘦小个男子,在听完应凤山的话后,立马神情激动得站了起来。
而其他三个村干部,也同样激动的面泛红光,他们太清楚这个时候,粮食代表的意义了,那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命啊。
“真假我不能保证,但是那位夏同志的意思是,只要能帮她落户,就能给提供一个村的活命粮。”应凤山摇摇头,这种事情他没有办法确定,但是想来,对方既然想要落户,就不会那这种事情瞎说。
“落户不是问题,可是这粮食她具体能提供多少,又需要什么价格,这些还是得再落实一下。”说话的是村长姚松秋,也是整个村子最有话语权的角色。
早些年姚松秋在外面混事,那也是相当厉害的角色,直到新华国成立,他才回到村子里,是村里唯二的出去见过世面的人,另一个则是应凤山。
“行,我回去再具体问问,如果没问题的话,我想着尽快先把粮食问题落实,另外的话,就是先看看咱们村公账能挪出来多少钱,然后再派人挨家挨户统计,除了村里统一购入的粮食,每家每户想要多少就掏钱,只要夏同志那边粮食够,咱们就尽可能地多要点。”应凤山已经想好,等回去怎么落实粮食问题了。
而应凤山的提议,在座的其他村干部也都没有意义,谁都不傻,真要是那位夏同志手里粮食多,谁家都想私人多买一些,以现在的年景,明年也不晓得会如何,万一还是继续旱下去,那可真的是要颗粒无收了。
“对了,夏同志还想要一些往年的报纸,咱们每个月不都跟着乡里订报纸的么,我先给她送回去,再顺便问问粮食什么时候能安排过来。”应凤山想到夏妍茹还有另外一个条件,立马说道。
旧报纸不难找,石杉坳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是为了响应乡里的号召,也是需要订阅报纸的,只不过如今识字的不多,村里会看报纸的,其实也就几名村干部,还有村里一些早年读过私塾的老人。
等到应凤山提着近三年的报纸回到家时,这才想起自己还在烧水,赶忙跑去厨房查看,却正好看到夏妍茹在小伟光的指导下撤火温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