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内容,他撒谎了。
整个五月份,他都在忙教学、去山里选制作毛笔的木材、搜集鬃毛、制作毛笔。
虽然也抽时间,看过庄稼长势。
但只是站在田边看看。
还真没关注,玉米种子有没有发芽,长势如何。
朱棣没走几步,就眼睛一亮,找到了一株!
不远处,还分散着七株。
瞧着翠绿秧苗,笑着自言自语:“乡亲们都期盼着,你们能给他们的艰辛生活,带来一丝惊喜。”
“你们可长点心,争点气!”
“听到了吗?”
其实,他有些担心,玉米无法适应,大明时期的气候。
即便在此之前,没种过地,他也知道一個道理,气温、降雨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农作物的发育、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不行,再看看……”
乡亲们的生活中,太需要一点点惊喜了,可能,一点惊喜,就能让他们高兴一整年。
就像村里办学堂。
都两个月了,他们每每提到学堂,脸上还是会情不自禁,流露出激动的笑容。
朱棣三下五除二脱了鞋子,就沿着麦陇,一行一行仔细搜寻玉米秧苗。
……
“78”
……
“86”
……
“157”
……
“285”
朱棣从最后一行麦陇走出来,站在稻田和麦田分界线上,笑了,“这块地,种了3粒种子,283株发芽成长,是个好兆头!”
不错的发芽率,初步证明,玉米对大明时期的气候,适应的不错。
现在,他才更有底气,给乡亲们一个惊喜!
……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