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决定参加科举,是不是想入仕为官……"
李文忠小心翼翼看了眼朱元璋, "最后这条,大家议论的最多,好像也最关
“唔……”朱元璋似乎想说什么,话到嘴边,点头摆手, “咱知道了,你去忙吧。
李文忠悄悄看了眼,也不敢打听,请安后,快速离开。
目视李文忠离开,朱元璋好奇自语, “那混球,会连续冲击院试、乡试、会试吗?若冲击,又能过几关呢?"
朱元璋很好奇,他这个满身棱角,不听话的儿子,到底会在那一关被卡主。大明的科举可不好考。多少人,埋首苦读一辈子,到头来都只是个童生。
东宫。朱标在书房门口位置,活动着筋骨。
方孝孺在书桌前,帮忙整理已经审阅完毕的厚厚一摞奏折,进行归类,准备发放给六部。
一边整理,一边说着朱棣参加童生考试的一些事情。朱标听着微微苦笑。
原本,去年他就决定,趁着春节休沐比较空闲时,带着发妻去土桥村小住一两日。
就是因为这件事,所以春节期间,才没有去。担心去了,给老四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殿下,现在大家注意要是议论,燕王考科举,会不会入仕为官,以及燕王会不会连续冲击院试、乡试、会试。”
朱标笑问, “那你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在意,老四会不会入仕为官这个问题。"
方孝孺手上动作微微停顿,犹豫一下,回答道: “大家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有两层原因,支持太子爷的同僚,担心燕王为官,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不过为官,毕竟不是恢复爵位,这种担心并不是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不愿燕王入仕为官,其实是因为竞拍包税、乡土村社。"
朱四郎的想法太多了。太能搞事儿了。当个农民就这样。
要是让他当官,指不定会搞出什么推陈出新的事情。这种人当官,并不讨人喜。
“是啊,很多官员习惯了一成不变,这样他们就可以尸位素餐了。”朱标不由感慨一句。
话中,转身坐回桌案后, "所以,我是特别希望四郎入仕为官,还希望,他能多提出一点,类似竞拍包税,乡土村社建设这样的新鲜事物,一成不变,大明就不可能变好。'
“希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