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春闱还剩两天。
村里已经开始开犁耕作。
晚饭后。
朱雄英像个小尾巴,跟在朱棣、徐妙云身后,来到卧房……
第一时间,蹑手蹑脚跑到婴儿床边。
年龄小,个子不高。
下巴搭在婴儿床边,才能看到里面两个小家伙。
见两个小家伙看来,眨眼睛同时,伸出舌头逗弄,引得两个小家伙不停拍手笑。朱棣、徐妙云看着不由笑了。等雄英和两个小家伙玩了一会儿。朱棣才招手。
朱雄英跑过去。
朱棣揉了揉小家伙小脑袋,笑问: "想和四叔说什么?"朱雄英抬头, "四叔,雄英这次不跟四叔回金陵了……"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封信, “这是雄英写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信,四叔能帮雄英带回去吗?"
朱棣、徐妙云诧异对视。
他们是准备带雄英回去的。
母后、老头子、大哥、大嫂肯定想雄英。同时。
他和妙云也担心,雄英离开大哥、大嫂久了,彼此间的父子、母子感情变淡。他们都是大人。
这些事,自然考虑得到。视线移开,落在朱雄英身上。朱棣询问: "为什么不回去?不想你祖父他们吗?"
"想!"朱雄英重重点头,紧接说: “雄英把思念,都写在信里了,雄英想留在村里,和大家一起劳动……"
四叔和夏先生都要去赶春闱。
这几天,他们没人教。四叔已经安排好了。
东旭他们要在这几天,参加春耕劳动。他没做过,也想参加。而且他也是学堂学生。
不能因为是四叔侄子,就不参加劳动。当初在辽东时。
四叔也没因为是祖父的儿子,就待在安全的地方。而是冲杀在最前面。
朱棣听朱雄英毫无保留,对他说出,不回去的原因。不由感慨。
这个时代的孩子早熟。
而雄英,生活在东宫,耳濡目染更早熟。无疑。
至少现在看,雄英很优秀。跟在他身边,若能避开历史上的劫数,应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朱棣收敛思绪,把信接过,笑笑点头: “行,四叔帮你把信带回去。”
小家伙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应该鼓励。
教孩子,要教他们明辨是非,掌握做出选择的能力。而非教孩子该如何如何。
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才能独自面对任何困难。
至于回去看大哥、大嫂。等他考完,张榜后,还得回去,到时带雄英一起回去就是了。朱雄英诧异看着朱棣。
这是他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还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