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四十三章:被大明视为异端!战起!

第四百四十三章:被大明视为异端!战起!

    船舱。

    朱元璋父子隔着一张书案相对而坐。

    雍鸣静静站在朱棣身侧。

    朱元璋含笑冲雍鸣招了招手,等雍鸣来到身边时,抬手揉了揉小家伙小脑袋。

    见朱棣唇角动动。

    朱元璋笑着瞪视摆手,“是想和父皇解释百姓对你山呼万岁吗?咱没那么小气。”

    相反他很高兴。

    这恰恰反映出,东番百姓对老四的支持。

    东番百姓是由一群中原迁民、蒙古俘虏、东番本地原住民组成的一个大拼盘。

    老四能让这样一群人心悦诚服。

    他也放心了。

    他让老四下船舱,与他单独谈谈,也不是为此事。

    “你和爹说说,那个劳动者创造历史?历史难道不是君主创造吗?没有始皇帝、汉高祖,以及咱这些一个个皇帝,哪有什么历史……”

    朱棣不由被逗乐了。

    果然,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想贪天之功!

    可恰恰如此,很容易让人骄傲自大,进而迷失自我。

    “笑什么,快说!”朱元璋没好气瞪视。

    他就是对老四这个说法感到新奇。

    再结合,老四能把东番这样一个形形色色人组成的大拼盘治理好,民心所向。

    他就想知道,是不是和老四所说的劳动者创造历史理论有关系。

    “父皇,若是没有天下百姓厌恶、痛恨元朝已久,就算父皇有天纵奇才,父皇认为,咱们朱家能取代元朝吗?”

    一句话,让朱元璋陷入沉思。

    “恰恰是天下的劳动者,包含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读书人,踏实肯干的所有劳动者,对元朝的不满情绪,引发了元末战乱,这才是咱们大明得以建立的基础,父皇、韩国公李善长、二叔、我泰山、蓝玉这些人,只不过是所有起义势力中,通过优胜劣汰,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批人。”

    “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大明的功勋阶层,以及每一个为建立大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的将士,其实,都是真正意义上,踏实肯干的劳动者。

    朱棣略微犹豫一下。

    朱元璋回神,看着出神思考的雍鸣,瞪视朱棣,“说!咱们父子、爷孙三代,关起门来说话,有什么不能说!”

    朱棣转动着面前茶杯,“只是,在大明建立后,以父皇为首的新朝精英阶层,窃取了无数劳动者的果实,在利益分配中,出现了严重失衡。”

    这些话,十分大逆不道。

    但这就是真相。

    “当然,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唐朝以前,世家统治天下时,更是如此,普通人流血,埋忠骨,到头来,皇位总在世家中,你方唱罢我登台。”

    朱棣看了眼沉思的小雍鸣。

    他希望,臭小子把他这番话记住。

    只有相信、承认人民史观。

    彻底否定精英史观。

    臭小子将来继承他留下的这片基业,才始终能对广大真正的劳动者心怀敬畏。

    有敬畏,就不会迷失,不会狂妄自大。

    “所以,伱在咱们大明推动乡土村社,其实就是想对天下利益,进行一次再分配,弥补父皇为首,大明精英功勋集团对胜利果实的窃取?”

    朱棣哭笑不得摇头,“父皇,孩儿当时哪里想这么远了,搞出竞拍包税,是进忠当时想要立功,而孩儿也想日子过的好点,搞乡土村社是八叔他们希望我做村里的带头人……”

    说及这些,朱棣不由唏嘘感慨。

    其实,他最初根本没想过搞什么乡土村社。

    想着存够点本钱,就凭借自己掌握的超前东西,赚钱、买地、盖大宅子。

    总之,这个时代的地主士绅搞什么。

    他就搞什么。

    平凡且富裕,安静惬意的过完这一生。

    是八叔他们,当时请求他做村子里的带头人。

    相处久了,有感情了。

    还被东旭他们,天天师傅、师娘叫个不停。

    就想传授八叔他们一点可以传家的‘本事’。

    当时他们土桥村也没什么本钱,而且老头子的大明,条条框框的规矩太多了。

    农民就是农民。

    想要发家致富,日子过的好点,只能从土地上做文章。

    这才有了土桥村乡土村社。

    “可这些事,也直接推着孩儿,身不由己走到现在这一步,到了这一步后,很多事情,就不能只去做,也得去思考这些事情,内在的深刻哲学思想。”

    以前,他知道人民史观、精英史观。

    更知道,很多别有用心之辈,想要否定人民史观。

    那个时候的他,对这些只是听说,甚至对其内涵都不了解。

    更甚至,史观、史观,就是研究历史的方法罢了。

    历史嘛。

    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有什么关系?

    直到他走到现在这个位置,深刻思考他搞得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后。

    才真正明白,两种史观之争,到底多么严重。

    “父皇,秦,奋六世之余烈,横扫天下,一统寰宇,真全是始皇帝的伟大造就的吗?”

    “不可否认,始皇帝的确伟大,但孩儿以为,秦之所以能一统寰宇,主要基于两个条件,夏商周三朝,笼统模糊的一统,给天下人奠定了基础,而春秋战国频繁的战乱,导致当时的百姓,都已经极度厌恶无止尽的战争,每个人,心里都盼望无止尽的战争结束……”

    “卫鞅入秦,就是为了结束战争,向秦孝公提出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强权中枢的远大理想抱负,同时,其法家耕战体系,则是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抱负的具体办法,卫鞅只不过是看到了天下人厌战的民心罢了。”

    “其实,我们中原早已经承认了人民史观,否则,为何每一本书中,都把民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读书人、朝中官员,人人都要喊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民心!”

    这难道不是承认了,劳动者创造历史吗?

    而这恰恰是中原,能在过去数千年,成为天下明珠的原因。

    “只可惜,受限于自身利益,咱们一边高喊民心,可一边只把民心当做我们为自身、或者小团体谋利的工具,帝王谈论民心,只想着以愚治民,绝大多数读书人谈论民心更扯淡,他们口中的民心,只是指代他们这些掌握知识、权力,的读书人。”

    朱元璋盯着朱棣缓缓转动茶杯的手。

    他知道,老四会给他冲击。

    可没想到,冲击这么大。

    简直就是颠覆性的!

    若是认同老四所说,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人民史观。

    等于否定了皇权天授!

    否定了朱家大明皇权的正统性?

    “那你将来以什么理由建国?你对将士、百姓大谈特谈劳动者创造历史,还能使用皇权天授吗?”

    朱棣忍不住向朱元璋竖大拇指。

    不得不说,别看老头子泥腿子出身。

    就这么快,想到这个问题。

    活该老头子从那么多枭雄中脱颖而出,当皇帝。

    “父皇,天上没有神仙,天心即民心!自古以来,皇权都是民授!”

    “大到一个国家,民心丧失,皇权轰然坍塌。”

    “小到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也是如此,领头人丧失民心,必然会坍塌。”

    这恰恰是他所希望的。

    如此,才能保证社会的活跃和流动性。

    一个王朝,越固化,越危险。

    朱元璋点点头。

    看着朱棣。

    老四之于大明,就是个革新者。

    好在,老四首先让百姓在短期内获益了。

    要是一些百姓看不透彻的长远利益。

    恐怕百姓都得仇视老四。

    就比如那个资产税,百姓就在官绅故意污名化中,对资产税持有怀疑态度。

    也就是老四的威望高,百姓从乡土村社受益很多,才没有听风就是雨。

    污名化资产税,也让大明内部许许多多人,真正清晰看到了老四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威望。

    这也导致了,恨老四,怕老四的人,更加迫切。

    甚至,标儿都生出警惕。

    朱元璋收起繁复思绪,问:“你是不是要在治下,全面推动你的人民史观。”

    朱棣转动杯子的动作停下,点点头,“孩儿就人民史观、精英史观、人民经济、精英经济正在酝酿理论,准备专门以此,写一些理论性的东西。”

    一些事情、一些制度,没有理论的东西支撑。

    就好像万丈高楼平地起,砖石水泥里面,却没有钢筋支撑一样。

    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

    “这些理论,军中要学、官员要学,启蒙后,县学、府学、省学、中枢国子监的学生都要反复学,同时,儿臣还准备在恰当时候,集结一批真正承认民心即天心,承认人民史观的读书人,以人民史观的角度,重新编撰咱们中原历朝历代史书,教育燕藩治下的读书人。”

    现在的史书,虽然提民心。

    可本质就是精英史观。

    要不然,干嘛浪费那么多篇章,给历朝历代的精英编写列传?

    反观,在劳动者推动历史的大事件中,从来不提劳动者、民心在这些大事件中的功劳。

    现在不搞。

    首先是没钱!

    其次,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让一群尊奉精英史观的人,重新以人民史观编史,就是胡闹。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人民史观重编华夏史。

    一定会在大明引发巨大风波。

    被视为异端邪说。

    他可以肯定,一旦他以人民史观重新编史,大明一定会彻底封禁燕藩的新潮思想。

    中原读书人,敢看燕藩编的史书,都会被严厉惩处。

    更别说,到时候,会如何对待燕藩了。

    现在时机不合适。

    他还需要来自大明的人口,以及和大明商贸中的利益。

    而且,他也想促成大明彻底开海,以及,更多新东西流入中原。

    ‘老四已经有和标儿大战一次的心理准备了。’

    朱元璋暗道。

    他已经猜到,老四会在什么时候推出,人民史观新编的中原历朝历代史。

    一定是借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之际。

    这个时候,无论有没有人民史观的新编史,双方都要打一次。

    他之所以对此并不紧张。

    是因他相信老四。

    绝不会窥伺属于雄英的皇位。

    打就打吧。

    兄弟间,怎么可能不打架,普通百姓家的兄弟还打架呢,何况皇家。

    父母总有不在的一天。

    父母在,兄弟间保持隐忍,已经是极大的孝顺了。

    他不担心老四窥伺属于雄英的东西。

    反而,更担心,标儿利用大明庞大的人力物力,最终不只是教训教训老四,而是想把老四置之死地。

    标儿不会这么狠吧?

    老四已经看到了未来,并且在积极做准备,咱再给老四一些帮助,凭着老四的能力,未来,应该能扛住,标儿为首大明的压力吧?

    ……

    载着数万将士,数千大明观摩团成员的舰队,浩浩荡荡在南海滚滚向前。

    朱元璋自从离港上了朱棣的旗舰后,就再未离开。

    经常带着雍鸣,和朱棣一谈就是一整天。

    引得随行圣驾的许多官员忧心忡忡。

    吕本,胡惟庸分到的一间舱室。

    吕本坐在轮椅上,透过舱室的小窗,看着旗舰舰尾站着的父子二人,满脸担忧,低语:“胡相,朱皇帝不会是改变心意,想把储君之位传给朱四郎吧?”

    话中,吕本眼睛紧盯朱棣、朱元璋,手不由紧紧捏住扶手。

    胡惟庸微微愣怔。

    瞥了眼紧张的吕本,鄙夷之色一闪而逝。

    给朱皇帝当臣子这么多年,竟然还连朱皇帝是个什么人都不了解。

    “我们得体谅理解朱皇帝,毕竟,这恐怕是他驾崩前,最后一次见朱四郎了。”

    如今,朱四郎在朱皇帝心中分量这么重。

    朱皇帝马上就要,数年见不到朱四郎,肯定想和朱四郎多说说话。

    “我猜测,朱皇帝一定和朱四郎讨论了,朱四郎提及的劳动者创造历史,甚至,我猜,此番结束返回大明后,用不了多久,朱皇帝就要全面放开海禁。对于朱四郎透露出的谈判,朱皇帝也一定希望太子全盘答应……”

    吕本狐疑看向胡惟庸,“胡相,为何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

    胡惟庸盯着朱元璋、朱棣的方向,“朱皇帝、太子爷、朱四郎这父子三人都是极为聪明的人,他们都预感到,大明和朱四郎的燕藩,未来必然会有冲突,甚至大打一场。”

    “朱皇帝担心太子爷将来凭借大明庞大人力物力,将朱四郎置于死地,在其活着时,就一定会想各种办法,增强朱四郎的实力!朱四郎在立足吕宋这些年,十分需要和大明进行贸易,他燕藩的武器、生铁,香料,以及其他货品,需要日益富裕的大明去购买,需要依托海贸,购置大明的货品,去其他地方交易,赚取利益。”

    最终,支持其发展燕藩!

    朱四郎想和太子签订一份什么样的条约。

    他现在也已经有一个轮廓了。

    吕本面孔突然狰狞,“胡相,难道我们就放任朱皇帝扶持朱四郎,为咱们将来的大业,制造无数麻烦?”

    要是不把朱四郎整死。

    即便他们倒燕联盟搞垮朱雄英的储君之位。

    允炆敢坐大明的皇位吗?

    ‘不放任又如何?让朱皇帝早点驾崩吗?’

    胡惟庸瞥了眼吕本,没有说话。

    ……

    一个月后。

    舰队出现在中央吕宋地区沿海。

    吕宋王朝水师舰队的小船,开始频繁出现在舰队周围游弋。

    舰队对此根本不予理会。

    浩浩荡荡开赴孔雀岛。

    大军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月。

    兄弟们需要好好休整几天。

    幸亏,提前占据了孔雀岛。

    ……

    孔雀岛。

    先行一步赶来,收集汇总军情司消息,并且为战前做准备的毛骧,领着驻守孔雀岛的第一混成协两个营管带,以及恰好在孔雀岛补给的商贾,聚集在码头上,等着大军抵达。

    当一千五百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舰队,出现在视线中。

    所有人激动议论。

    “太壮观了!”

    “这就是咱们燕藩现在的实力吗?”

    “这恐怕是战争史上,最庞大的无敌舰队了吧?”

    ……

    在众人议论中,搭载朱元璋禁军以及陆军第一镇一个营的战船相继靠近码头。

    双方将士,率先下船,负责警戒。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元璋随同朱棣露面后,毛骧等人作揖山呼万岁。

    朱元璋在朱棣、朱樉搀扶下,脸微微发白,满脸倦色率领众人,从旗舰下来。

    朱标以及大明百官也都是如此。

    即便极力控制,可走路脚步虚浮,都有些摇摇晃晃。

    原以为,从福建去东番,已经知道了大海的凶险。

    可这一个月,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凶险。

    行至南海中心时,夜间突遭狂风骤雨。

    虽然舰队在关键时刻,数十艘船只肩并肩靠在一起,抵御风浪。

    可依旧让初次出海的大明君臣,感受到了个体在自然面前多么渺小。

    朱元璋简单与毛骧等人说了几句。

    朱棣吩咐:“毛骧,带陛下、太子等人去休息。”

    朱樉等人有些羡慕看着朱棣依然精神抖擞。

    他们连小雍鸣都不如!

    毛骧带着朱元璋一行人前往早已收拾好的堡垒内休息。

    朱棣则带着雍鸣,指挥将士们有序下船。

    ……

    一直忙碌到晚上。

    朱棣给朱元璋送去食物,返回书房时。

    毛骧已经在书房外等着了。

    谁都没说话。

    朱棣入内后,毛骧手脚麻利点燃书房内灯烛,亲自给朱棣斟茶。

    少爷身边从来不带伺候的人。

    这些事情,他不做,就得少爷自己做。

    忙乎完后。

    朱棣指了指旁侧的椅子,“说说吧,有什么重要事情。”

    今天刚见毛骧时,毛骧就隐晦给他使眼色。

    当时就知道,肯定有事。

    毛骧把一份军情司密奏递给朱棣,后退几步,坐下后,说道:“不久前,三佛齐回来的商人,捎回咱们在陈朝据点兄弟送回来的消息,有一名自称来自福建的商人,辗转去了陈朝,求见陈武帝陈祖义,随后,就得到了陈祖义赏识,陈祖义不但送给其马六甲商铺,并且还对外放话,要与这名商人合作,做往来大明和陈朝的海贸生意……”

    朱棣看完密奏后,缓缓合上,手指点了点头,略作沉吟,询问:“此人真是福建商人?有没有查清楚,对方是什么身份?”

    “少爷,我已经拿到了这名商人的画像,准备派人和追随咱们的福建商贾豪强打听,不过……”

    毛骧犹豫一下,看着朱棣,“以我的直觉判断,我们很有可能打听不到这个人的真实身份,对方的名字,都可能是假的。”

    朱棣点点头。

    毛老六说的隐晦,可他知道话中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少爷,咱们是不是可以让陛下,用锦衣卫帮忙查一查……”

    朱棣含笑瞪了眼。

    这就是要他去和父皇告状!

    他和毛骧有相同的判断。

    这个商人,绝不是普通人。

    恐怕是大明内部某些人派去的。

    甚至可能就是大哥!

    摆了摆手:“告状就算了,我都多大的人了,父皇母后也这把年纪了,就不要让他们老了老了,还糟心难受,我和大哥的矛盾,等父皇、母后走后,我们自己解决吧。”

    他相信,若真是大哥派去的人。

    大哥肯定也是这样想的。

    “让咱们的兄弟,盯紧这个人,想办法接近,同时,看看咱们的技术,会不会流传到陈朝,通过技术,咱们基本就能判定,这个幕后之人,所处的大概位置了。”

    高炉、火铳铳管,不是看看就知道怎么做的。

    没有得到他们的设计理念,制作设备的设计理念,别想照搬。

    而这种技术,即便朝廷,掌握了,也一定会进行控制。

    所以,知道技术的人,绝不会很多。

    能搞到技术图纸的范围更小。

    毛骧皱眉,“少爷,就算不去陛下面前告状,难道不杀这个人,真把咱们的技术泄露了?”

    “无妨,战争中武器虽然很重要,可终究还是由人决定的,而且,技术也不可能永久保密,陈朝只是看过咱们的长管身火铳,不也用卷铁皮的方式,搞出了长管身火铳?”

    现在的技术太简单了。

    只要有了方向,肯钻研,很快就会突破。

    他相信,即便幕后之人是大哥。

    大哥最多就是把来福铳,乃至火炮技术给陈朝,扶持陈祖义。

    绝不会把高炉炼铁的技术给陈祖义。

    “而且,咱们现在的技术迭代很快,匠人们已经掌握了熟铁冶炼,相信也就是这一两年时间,就以他们现在反复试验的速度,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掌握,用高炉,直接炼制出,可以制作火铳、火炮的铁。”

    除了这些,火铳坊已经根据将士们对火绳在使用中,存在很大麻烦这一问题,对来福铳展开改进。

    若是将来人们想不出办法了。

    他稍微提点一下,燧石撞击产生火花,燧发枪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

    技术方面,他根本不怕。

    他之所以不凭借自身优势,乱点科技树。

    是因为,他想给雍鸣这臭小子,留一份真正能守得住,能持久的家业。

    相比他利用自身优势,乱点一顿科技树。

    他更希望,创导一个积极活跃,对科技充满无穷探索的氛围。

    给臭小子留下一群掌握研究技巧,拥有探索精神的能工巧匠。

    同时,让他们在积极,深入的探索钻研中,对技术、及探索方向,进行细分确定!

    就好比,未来的工学中,随着探索深入,必然要进行细分化。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配合这群有探索精神及经验传承的人。

    再加上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构成的活跃民间社会。

    只要这份底子打好了。

    即便他不在了。

    雍鸣依靠这群人,一样能保持燕藩的技术领先。

    “还有其他消息吗?”

    “有!”毛骧笑道:“陈祖义似乎也想搞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不过为他打下马六甲的家臣元老们反对十分激烈……”

    朱棣略微有些惊讶。

    没想到,他在大明,搞这一套,陷入一种曲高和寡的局面。

    他这一套东西。

    竟然被陈家父子当做宝。

    真是世事无常,令人感到滑稽,和丝丝苦涩。

    毛骧注意到朱棣唇角苦涩笑意一闪而逝,眼神黯淡了一些,他当然知道少爷为何如此。

    朱棣听闻毛骧完整介绍后,笑道:“好啊!”

    见毛骧不解,解释道:“大明体量太大,而且,大明不会搞陈氏父子这种商贸上的垄断经营,精英经济的负面性,在大明身上,不会太快反应出来,你看着吧,只要陈氏父子这么搞,我可以肯定,最多七八年,其高度垄断性精英经济必然出现巨大问题!”

    “而且,陈氏父子搞乡土村社,也可以很好的在这四海周边邦国,传扬我们的理念。”

    吕宋百姓就是不知道他们燕藩这套东西。

    没见过这套东西。

    若是知道,他可以肯定,统治吕宋会更加顺利!

    毛骧笑了,提醒道:“少爷,你可别太大意了,若那个福建商人真是太子的人,就意味着,太子想要和陈朝联手!”

    “不怕!”

    朱棣起身,摆了摆手,走到窗前,伸手猛地推开窗户,热带夏日夜间的海风扑面而来,“没有经历磨难,轻松得到的东西,永远也不牢固,未来这些风风雨雨,只会让我们燕藩政权,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稳固!”

    困难、磨练,才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奋进政权的良师益友。

    毛骧怔怔出神盯着朱棣背影。

    少爷完全蜕变升华了!

    ……

    呜呜呜……

    休整三日后。

    号角声响彻整个孔雀岛码头。

    一艘艘海船、战舰装载将士后,吹号离开码头,在远处海面上列阵等待。

    朱棣、朱元璋、朱标以及朝中百官,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登上了朱棣的旗舰。

    甲板上,人头攒动。

    所有人都看着朱棣。

    朱棣站在舰首,抬手,“俞靖,传令启航!”

    “遵命!”

    俞靖铿锵领命后,转身冲着桅杆的传令兵,大声呼喊:“王爷令!启航!”

    呜呜呜……

    令兵打出旗语时,号角声再次响起。

    旗舰率先启动。

    以旗舰为首。

    三百艘海军战船组成三角编队,航行在最前面,后面,一千两百艘商船紧随其后。

    巨大的阵列,浩浩荡荡直扑吕宋王朝都城马尼拉。

    ……

    嗒嗒嗒……

    俞靖一番准备后,返回来,“王爷,地图已经准备好了。”

    朱棣和朱元璋转身。

    朱棣笑道:“父皇,让俞靖和谭渊给大家介绍即将发起的战争……”

    朱元璋点点头。

    跟随朱棣来到桅杆前。

    俞靖和谭渊上前,揪住两边的绳索猛地一拽。

    哗啦!

    一副巨幅地图缓缓展开。

    俞靖看向朱棣。

    在朱棣点头后,拿起指挥棒,指着马尼拉西南的海湾,“陛下,这处海湾,我们称为马尼拉海湾,是距今为止,我们所发现,最为庞大的天然海湾,绝不是鸡笼屿可以比的,这处海湾,就算是停靠数万艘船只也没问题……”

    朱棣笑笑。

    马尼拉海湾本来就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海湾。

    “几乎完全被陆地封闭,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一旦在这些地方,布置岸防炮,几乎没有人能打入海湾内,当然,吕宋王朝没有这种可以威胁到我们的火炮!”

    “马尼拉海湾北部和东北部连接吕宋中央平原,一块十分庞大的平原,若是用来种粮食,根据农科司推断,养活一千万人十分轻松……”

    朱棣观察众人。

    许多人听到这里时,微微皱眉,眼中流露出丝丝嫉妒、戒备之类复杂神色。

    朱棣摇摇头。

    “吕宋朝有一支规模大约三十几艘小船的水师,此战,我们海军的任务,就是彻底打垮这支小水军,送陆军将士进入马尼拉海湾……”

    谭渊接过指挥棒,接着介绍道:“我们一个镇又五个混成协陆军从马尼拉海湾登陆北部平原,将在北部平原,吸引吕宋朝十九万大军来进攻……”

    “若是他们不进攻,据城而守呢?”一名官员突然询问。

    谭渊、俞靖相互对视,不由笑了,“这位大人可能不知,吕宋王朝的都城小的可怜,他们据城而守,倒是方便我们全歼……”

    呜呜呜……

    就在此时,示警的号角声传来。

    桅杆的令兵大喊:“吕宋水师!”

    看到大家说我水了,主要是为打完吕宋做铺垫,太子朱标和朱棣的矛盾。

    文化冲突、新思想、新风潮冲突,这些都要提前逐步,在双方的这次矛盾中做一些铺垫。

    陈朝也不是一个小配角,是为了和未来的大明做横向对比。

    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成为抛夫弃女文中的娃,我不干了年代:传奇之路一人之下:一人往矣苏辰苏昊神剑无敌绝世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