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
神经科学家:他们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具备深入的理解,可以帮助设计和实施脑机接口实验,解读脑电生理信号和其他神经相关数据。
电子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脑机接口设备,包括生物传感器、电极阵列、信号放大器和刺激装置等。
计算机科学家: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编写算法用于信号分析和模式识别,设计用户界面和交互系统。
vr技术专家:主要是开发虚拟环境和交互系统,熟练掌握莫斯ai特效3.0的应用,加强用户与虚拟世界的实时互动。
经验丰富的外科手术医生:介入式脑机接口,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以将电极植入到特定脑区,包括手术路径、植入电极的方法和深度,以及手术时考虑的安全因素。
“植入电极的安全性很难控制,一旦发生漂移、磨损或失效,都会造成感染、出血、炎症和排异状况,但愿能找到一种新型材料,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陈河宇心生感慨道。
一行人来到二楼,走进一间宽敞的实验室,房间中央放置着一台先进的电脑工作站,四周配备着多个显示屏和各种实验设备的控制终端。
左侧是一个装备齐全的生物传感器和神经信号采集区,陈列着各种传感器、电极阵列和生物信号放大器,用来观察被试验者的脑电图、脑磁图和肌电图信号,并利用精细的电路连接到中央的电脑工作站。
右侧,有一个专门用于刺激和反馈的区域。
摆放着多款脑机接口设备,和市面上的莫斯ai眼镜不同,实验室里的器械都是简陋的工程版,毫无美观可言。
房间的尾部是一个安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区。
这个区域有专门的工作台、高性能计算机和数据存储服务器。
计算机专家和数据处理师使用自动化的算法软件,去分析和解释从被试验者身上收集到的生物信号数据,并将其应用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上。
“老板,你来了,洪,你来负责介绍吧。”
斯特朗施施然走过来,拿着几款新产品,看上去和莫斯ai眼镜1.0十分相似,只是镜腿的工艺更粗更宽,似乎装载着什么精密电子元件。
陈河宇伸手拿起一台,直接戴上,明显比1.0重了些许,无需唤醒设备,眼前的屏幕便瞬间启动了。
“老板,我们在鼻托里植入了电容,它能够辨识产品是否被人佩戴,省掉了机械按钮和语音开关设计。”
洪俊正色道,涉及到工作时,他立马收敛起笑容,一副板板正正的样子。
“还有样品吗?拿一副给雷总试试。”
陈河宇吩咐道。
“没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