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轻人名叫余墨,是刘明德教授派过来,专门接李东来一行人的学生。
出了车站,寒风呼啸,黏湿而冰冷的空气,让人呼吸起来浑身忍不住打个哆嗦。
李东来前世也来过南方,只不过是在夏季,还从来没有在冬季到过这边,没有想到会这么冷,忍不住搓了搓手。
张青翠连忙打开大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件军大氅给李东来披上。
余墨笑着说道:“李主任,南方的冬天,比北方还要冷。”
听余墨的口音带点京腔,李东来停下脚步,好奇的问道:“小余同志,你老家是北方的?”
余墨是研究生,年纪将近二十五六岁,跟李东来年纪差不多。
称呼他为‘小余’听起来,有些不尊重人,但是要是结合李东来的身份,那就再合适不过了,甚至还显得有些亲昵。
余墨有些受宠若惊,笑着说道:“是啊,我十岁的时候,才跟着父亲来到这座南方小城的,本来口音已经改得差不多了,但是听到你们都说北方话,我就不由自主的又跟上了。”
余墨说这话的时候,小脸微红,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张青翠在心中小声嘀咕:“这人还挺腼腆的。”
李东来的注意力则放在了余墨身上。
他停下脚步,缓声问道:“小余,你父亲是南下的同志?”
解放后,南方局势混乱,为了尽快平定,让民众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上面特意抽调了一批同志奔赴南方。
在后世,南方经济发达,是好地方。
但是在那个年代,因为南方解放得比较晚,还到处都是大山,里面有很多残余的力量,所以到南方工作,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余墨的父亲,能够远离故土,奔赴艰苦的战场,思想觉悟可见一斑。
“有机会的话,我这次要去拜访一下你父亲。”李东来笑道。
“真的?那我父亲肯定会高兴的。”余墨兴奋的说道。
张青翠听到这话,好奇的问道:“怎么,你父亲也知道我们李教授?”
“那是当然,李教授是我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嘛,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内参上。”余墨兴奋的说道。
几人说着话,出了火车站。
当看到一辆毛驴车停在路边的时候,李东来一下子懵逼了。
他在来之前跟刘明德教授通过电话,知道东南化工研究所设在一座小镇上,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也没有必要搞这么一辆原始的运输工具吧?
张青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