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要在越巂郡站住脚,他正想着如何不着痕迹地与当地的一些豪族达成默契,爨习就找上门来,请求他向诸葛亮推荐他担任军职。
爨习投靠诸葛亮,也是深思熟虑以后,又和李恢商量的结果。
李恢投靠刘备以后,等于加入了元老系,成为铁杆的保皇派。
他虽然未必要与诸葛亮对抗,但关键时刻,必须要站队刘禅。
现在,诸葛亮南征以来,连战皆胜。
这意味着丞相诸葛亮,有了插手军队充足理由。
同为顾命大臣,统管内外军事的李严,在军事上没有一点建树。
不管是曹丕五路大军进犯西川,还是雍闿在南中造反投靠孙权,他都没有拿出一个章程。
当年刘备白帝城提拔李严尚书令,他虽然不愿意去朝廷充当诸葛亮的副手,但刘备为了保证李严的权利,还是给他挂上了尚书令的职位。
尚书令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负责管理朝廷的政务、诏令等事务。
刘备当时坐镇白帝城,确实需要一个尚书令。
他用李严是制衡诸葛亮,而不是掣肘诸葛亮。
但尚书令职位,能使李严在蜀汉政权中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一定的行政权力,能够参与到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
实际上,李严的三重身份:尚书令、中都护、永安都督,李严最看重的还是中都护这个职位。
他认为,中都护加上刘备的遗命,他可以和诸葛亮文武分职,分庭抗礼。
从职责上看,中都护似乎拥有较大的军事权力,能够监督和管理蜀汉的内外军事事务。
但中都护的军事权力,还是受制于在蜀汉军政事务中的处于核心地位的丞相诸葛亮。
李严的实职,只是永安都督,负责治理巴东郡,承担着防御东吴入侵的重要任务。
通过诸葛亮的这次南征,李恢、董和、包括杜琼等人在内,都看得挺明白。
李严似乎也偏离了自己的初衷,从主要热衷于军事,到更加关注对朝廷政务、官员任免之类的事情。
而诸葛亮对李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