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反倒是马士英在第一时间便知晓了大体情形。
缘何?
大抵是儿子在和老子说话时不会有太多顾及吧。
否则这种明显能证明马士英错误的消息又有谁会冒着触霉头的风险报与他知呢?
无论如何,马士英知道了应天还在坚守的消息,亦在之后的查证过程中知道了黄得功生死、弘光被俘。
随后他将应天的情况彻底封锁,但却任由其他消息在城内传播。
这样一来他提早做好的诸般布置也便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
“阁老,你就放过小王吧。”
就当马士英领着一干在杭重臣将太后懿旨读完之后,潞王朱常淓非但没有遵旨监国,竟吓得痛哭流涕,不断对他们磕头。
“王爷,您这是做什么?”
这般情形马士英哪里见过,他想过潞王会按着故老传下来的规矩再三推辞,可那等规矩是继位者谦逊礼让,为臣者行事温润,如何会如现在这般一边哭爹喊娘,另一边则生拉硬拽。
“王爷,起来说话,起来说话,这般样子实在不成体统啊。”
“是啊王爷,监国之位非您莫属啊。”
“阁老~~,诸位大人~~,小王德薄才疏,实当不得此大任,还望诸位高抬贵手另选贤明吧。”
一众老臣劝来劝去,可朱常淓却只是伏在地上哭告不已。
无奈之下,马士英将捧在手中的懿旨交到旁人手中,随后便趴在地上试图和他来个面对面交流。
“王爷,您这是何故啊?若真是效仿先贤却也有些过了。”
“阁老,论血脉,小王已能算是远支,论贤能,小王更是拍马也赶不上其他王爷,您如何单单就看上了我啊~~~~?”
见他这副样子,马士英心中也生了怒气。
监国之后若无意外便可直接继承皇位,这是多少人梦都梦不来的好事,怎么到这里反倒像是自己求着他来做一般?
若非鞑子将临,杭州这里又没有一个能够顶缸的人,打死他也不会选这么一个草包做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