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大军凯旋业已过了半个多月。
但此番战胜在广州的影响也仅持续了三两日功夫,之后的这段时间绝大多数人的关注点却都落在了即将成立的公司上。
这般情况倒也在朱慈烺的预料之中,只是需要他操心的事情还有许多,对这等已然注定的却也分不出多少精力了。
同样当皇帝,他却要比那些前辈劳碌许多。
这里面自然有江山险些倾覆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如同救火队员一般四处奔波也的确花费了他不少的时间。
许有人会觉得,既然都已经登极了,为何不稳坐乾清,将诸般事情交由大臣去办。
但若能看清其中根本,却也当生不出这等念头了。
便拿这王朝的兴衰更替来说吧。
似汉、唐这些亡于内乱的朝代,其王朝末期都是军阀割据,武人的地位已经凌驾于其他之上,但与此同时他们却能对外敌保持着绝对的压制;
而似宋、明这种亡外敌的朝代,终其一朝都对兵权有着极其严格的控制,甚至到了亡国之时武将也在文官的制约之下。
很明显,放权于武将就能打败外敌,但与此同时却又会造成军阀割据,进而使国家陷入分裂之中。
从表面来看,此事极其矛盾,根本不可能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要是跳出给不给武将放权的框架,却能看到另一個选择。
让皇帝成为最大的军阀、功勋最著的统帅。
朱慈烺走的便是这条路。
这里面不存在武将功高盖主,亦不存在军队一败再败。
他所要做的就是毫无顾忌地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然后针对敌人的弱点给予其迎头痛击。
待皇权、军权彻底归于一身之后,自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明皇帝。
很幸运,在蒙古帝国诞生之后,草原上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满清无法似当年那帮前辈一般将零零散散的小部落划做本族。
如此一来,稀少的本族人口便成了满清的致命弱点,再配上其近乎于无的水战能力,朱慈烺也便在这个有史以来最弱的北境之敌身上拿到了一次又一次胜利,终于有惊无险地走到了现在的地步。
朱慈烺对这些自然有着极深地认知,哪怕当个救火队员却也是心甘情愿、自得其乐。
若说还有什么瑕疵的话............
“陛下,内阁转了份工部李部堂的题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