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时辰。”
话音落下,黄伯端便转身上了货船,而刘书办在躬身一礼之后便外码头之外走去。
他晓得这番公函属于可配合可不配合的,否则也不会将这事拿到黄伯端面前来说,更何况应天的衙门里本就压着不少差事,上官既不愿配合,他自也不会多言。
约莫小半柱香的功夫,刘书办便来到了码头左近的一处小屋跟前,待入了屋中之后,便见一微胖中年人和一身着轻甲的军将正等在里面。
“半日太长了,最多一个时辰。”
刘书办一面说着,一只脚便已迈入了房中,那微胖中年人对这言语毫不在意,仅是忙着招呼京里下来的贵人,而那军将却在话音入耳之后蹭的站了起来。
“为何?你们是走水路,多等三两个时辰能碍得什么?”
闻言,前一刻还在往椅中座去的刘书办却滞了一下,似是对这质问颇有些惊讶。
只是他在衙门里混了这么多年,多少也沾了些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不过须臾之间也便如无事发生一般。
“若在寻常漫说等个半日,便是多等个三两日也算不得什么,可这次咱们运的乃是藩国贺礼,出了岔子谁都承担不起啊。”
“就多等半日,有什么耽搁不起的?!”
很明显,那军将根本不认可这等解释,问了一句后便直接瞪了过来。
见此情形,刘书办心中自是不满,但为了公事得罪旁人也着实没什么必要,待于心中组织了一番便笑着说了起来。
陛下此番大婚着实紧张了点,藩国使臣也就只来得及上了礼单。
此时贺礼虽已转到他们手里,但却还未运至内库,若真宫里的贵人心虚来潮想要看上一看,最终得到的答案必然会是礼部迟迟未曾运回。
届时宫里怪罪下来,兵部会在贵人面前为他们解释吗?
或者换句话说,这军将与那发来公函的人有资格向贵人解释来龙去脉吗?
老实讲,这只是诸多理由中的一个,而且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原因,但大家都是在衙门里公干的,自然晓得在面对某些责罚的时候下面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
由此,前一刻还气势汹汹的军将立时便偃旗息鼓,而刘书办则开始缓和气氛:“沈部堂麾下有那么多船,你们怎把公函发到了我们这里?”
“沈部堂的船都出去了。”
“出去了?”
好奇地问了一句,那军将却似在斟酌权衡并没什么回应。
见此情形,刘书办自也不会多问,待又坐了三五个呼吸便站了起来。
“话已带到,我便先回码头了。”
“稍等,我同你一道去。”
接收藩国贺礼乃是天大的事情,为了稳妥期间整个松江码头都被封了起来。
那军将正是因这个缘由才通过码头上的管事将消息传到了刘书办这里,而他明知如此却还提出这样的要求,刘书办心中立时便警惕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