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
此刻听纪映淮说完,他细细思索,觉得确实有道理。
此前分析问题的时候,池砚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他的视角总是放在自己的位置上。
每次思考,都带着很多已知条件。
但是这些已知条件,是你知道的,而非敌人知道的。
那么敌人是如何想的?
你怎么能分析的明白。
‘破军’的办法确实有效果,池砚舟当即说道:“这种可能性很大,难怪视察团的保密程度如此之高,算是前无来者。”
组织在新京的同志也对视察团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调查不到有用的信息,这其实就是一个疑点。
毕竟视察团的行踪保密是正常的,可你最终是来视察的,还能完全保密不成?
且到时候冰城方面还要安排人员,参与警卫和保护工作,这些人也明白自己在干嘛。
你能都隐瞒住吗?
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说新京方面的保密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就算是疑点了。
只是当时,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罢了。
现在池砚舟觉得,得到‘破军’的分析之后,怎么看都觉得能找到破绽。
可是再没有得到‘破军’的分析之前,那是真的没有注意到,所以说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
但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事后诸葛亮也不是没有任何作用,有进步便可。
纪映淮再道:“上峰还是想要利用视察团做文章,毕竟……”
她说的话池砚舟倒也能明白,无非就是等视察团的人死了,有口说不清。
不过他提出了和韩医生一样的问题。
纪映淮解释说道:“需要你提供具体情报,后续看情况再定夺,最终是否会行动,也要看当时的情况。”
听纪映淮说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机会,就会按兵不动。
池砚舟心里松了口气。
军统能有这样的想法,就表明不会冲动行事,他也就不必担心。
但他同样想要帮助军统,完成这个行动,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仅是振奋军统的人心,而且冰城百姓的反满抗日热情,也会被点燃。
那些高压之下的控制,连日满机构内的人员都有不同的苗头生出,冰城的百姓就更加不必多言。
只是情报工作危险太多,不适合所有人都参与,但是有一个反满抗日的良好土壤,对他们而言也是巨大的帮助。
反满抗日行动取得成功,那对冰城百姓而言,同样意义非凡,所以池砚舟现在打起十二分精神。
他明白自己所在的位置,将是任务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容不得疏忽大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