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长孙无忌是真逗,保留科举但不允许庶族和平民参考,就是把科举变成士族专享的游戏呗?
这样做对于提升士族内部的竞争力是有好处的,择优而仕毕竟比单纯的凭血缘入仕要公平得多了。
“开科取士就是要公平,凭谱牒参考,拒庶族、平民于门外,这该怎么向天下人交待?”
李世民说什么都不可能同意设这个门坎,这个门坎一设,从此天下除了士族就不会有读书人了,读书也没有出路,还不如多种两亩地呢。
长孙无忌要的正是这样的局面,天底下若只有士族读书,那政权就永远掌握在士族手中,文盲肯定当不了官。
“天下人要什么交待?天下人要的只是安稳,原本都能各顾营生,科举一开都奔着仕途去读书了,十之有九官没考到手,又年复一年的荒废了营生,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长孙无忌眼见着李泰在长安、洛阳两地开学馆,夜以继日的编写教材,难免忧心忡忡又不能说李泰做的事不对,只好从皇帝这边开劝了。
“自两汉始便是依门阀定官爵,时至今日朝中臣子已然俱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之家,人人耻与庶族通婚,个个与庶族坐不同席,焉肯与之同朝为官?”
长孙无忌深深一叹,语重心长的继续说道:“隋朝别出心裁搞了个科举制,使得多少重臣离朝而去?以隋之强盛,若非它自取祸端,焉能一夜梦碎?”
士族瞧不起庶族,不愿与之为伍,这是事实,别说庶族,就是皇族,人家也不放在眼里。
李世民也不想跟他辩论不休,就微微一笑道:“今年又不开科,开科是明年的事,急什么?找个时间慢慢的议就是了。”
长孙无忌也知道这事急切不得,警钟得慢慢敲,没事就敲敲,不能一下敲狠了,把钟敲响就行,敲裂缝就完蛋了。
长孙无忌就是来提这件事的,事说完了,稍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长孙无忌走了,李世民只批了两份奏章就批不下去了,他坐立不宁的在屋子里打转转。
一会儿觉得李泰对李承乾的好不正常,一会儿又觉得自己真的伤了李承乾的心。
想来想去,怎么想都觉得,这次确实是自己做的过火了,一来他们兄弟俩未必像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