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风将自己的微信号编辑成短信发过去,没一会儿,就有一个头像为戴军帽的兔子的人,对他发起好友申请。
沈风通过好友申请,这边刚给金彪的名字备注上,那边就发来了一串语音。
“太难找了,毕竟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人,我这边目前只找到了三个。”
沈风连忙回复:“三个不少了!”
金彪那边的速度,比他预期的还要快上很多!
金彪发来一张照片和一条很长的语音,沈风点开,听到金彪说:
“赵发祥和刘静农后来一起办了乡村小学!赵发祥发了一笔财,想为家乡做些贡献……刘静农在里面任职校长和国文老师!”
沈风点开金彪发的照片。
金彪发来的是一张集体照。
发黄褪色的老照片上,刘静农和赵发祥坐在前面中间的位置,他们的形象,远不如沈风在卷轴上看到的那般生动。
照片上大部分人的肢体,带着那些年不适应照相机的人们惯有的僵硬感。
那时的人,很多也不懂得什么叫表情管理,加上常年营养摄入不足,拍出来的模样呆滞又干枯。
在师生的身后,是一座砖瓦房,照片上的部分文字已经斑驳,只能依稀辨认出:民国……年六月……小学毕业生摄影。
金彪第二次发来的照片,是一张简报。
沈风放大了照片,从泛黄的纸张上费力地辨别文字,知道了这间乡村小学是不收乡下孩子们学费的。
赵发祥和刘静农张罗起这间学校,纯粹是为了行善!
“这二人真是心怀热忱!”沈风感慨。
随后金彪发过来的照片,比之前的要清晰太多。
这也是一张师生合照,不过,是这几年的,看行头,是学校组织外出游玩时拍摄的。
金彪在其中一个人的身上画了个圈,将其单独截图,额外发过来。
金彪那边再次发来几条语音,沈风点开,听到金彪说:
“这个孩子名为赵子辛,现在在念初中,是赵发祥的后代……他家的地址我一会儿给你发。”
“至于刘静农,他育有一儿一女……他的这对儿女生得一副忠肝义胆,都参加到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队伍里!可惜,两个人后来牺牲在了战争里……刘家已经没有后代了。”
沈风的心脏猛然下坠!
一种说不出的憋闷和酸楚哽住了他的喉咙……
一旁安安静静吃着饭的江听雪,听到金彪的话,也停下了吃饭的动作。
两人在桌前,静静的,沉默了足有半分钟。
金彪的传讯没有停止。
最新传来的,是一间寺庙的照片。
金彪说:“那个出家人是你发给我的人里,最好找的一个了。”
“和尚法号乐尘,是一间寺庙的主持,两年前圆寂了。他一辈子救助过很多无家可归的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