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拉着糜竺、简雍、田豫,到一边商议:如何从海路接回幽州袍泽家眷。
诸葛瑾终于有个喘息之机,他见今天的正事儿已经办妥,宋家自立门户一事已被众人见证。
其余公务到哪儿都能聊,没必要占着舅舅家的地盘。
于是就建议宋信宣布散席,把大部分宾客礼送出门,其中繁文缛节自不必赘述。
张飞酒后不在意礼数,率先走了,其他没借口留下的众人,也都纷纷跟着散去。
但依然剩好几拨人,赶着要跟诸葛瑾聊事儿、各种请示。
诸葛瑾也只好把剩下的人领到另一处偏厅,继续借地待客。
他看到陈群准备最充分,居然还拿了一叠文稿来找他,就想先办陈群的事儿。
没想到陈群还很有眼色,主动提议:“我这边的事务比较慢,先生还是先处理旁人之请吧。”
这句话既是谦让,也是给旁边人一点压力:你们要是也连篇累牍,那就自觉一点!
诸葛瑾抬眼看去,其余留下之人,并无刘备麾下文武,而是广陵本地士绅代表。
毕竟刘备手下人找他聊公事,平时有的是时间,没必要非趁着请客的机会。
而对本地士绅而言,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诸葛瑾已是两千石校尉,才二十一岁,平时他们哪有机会拜见?
诸葛瑾只好向陈群略表歉意,然后跟步隆、卫徽这俩本地族老聊了几句:“不知有何事见教?”
二老不敢托大,连连口称:“谈不上见教,自上次托孙从事致意后,一直无缘拜见,今日得此机缘,特来告知校尉一些近况:舍侄听闻校尉建立功名、保境安民,也是极为振奋,近日便会从吴郡归来。
只是他们离乡日久,本地官员又更换频繁,怕是回乡后也不认得几个熟人,还请校尉看在同窗之谊份上,帮着引见、多认识些新朋友……”
步隆也是要脸的,不敢直接明着说让诸葛瑾帮忙求官,只说让他帮忙介绍些人脉朋友。
诸葛瑾又岂能听不明白其中潜台词。
这种事情也正常,就好比一年前,俩人还是同班同学、应届生去找工作。
一年后其中一个变成了朝廷的校尉,另一个还在当瓜农,那肯定会去投奔校尉的嘛。
好在步骘学问能力也不差,举荐了也不算任人唯亲,只算是任人唯贤。
事实上,诸葛瑾上次听刘备向他提起步骘、严畯时,就知道刘备已经起了招揽之心——
没办法,谁让“步骘、严畯之才与诸葛瑾只在伯仲之间”这句江湖传闻,被刘备听到了呢。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