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还能够得到朝廷的救济,大隋有什么资格和高句丽比,唯有高句丽才能配得上我们这些高等人去生活,大隋……”
他冷笑了一声,说道:“也就你们这些愚昧无知的人才认为他能好了。”
一个百姓不满道:“你吃里扒外,想去其他国家,还有优越感了?”
读书人仰头道:“我看的比你们更远,我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隋了,我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凭什么不能有优越感?”
“也就是你们这些愚昧无知的可怜虫,一辈子都踏不出大隋一步,不能知道高句丽的好,你们真是可悲啊!”
“你……”
听到读书人的这般贬低,周围几个百姓都不由得一阵恼怒。
而就在这时,忽然一个中年人走上了高台。
这个中年人身着一袭儒衫,年龄大约有五十余岁,随着他的上台,百姓们的声音都渐渐安静了下来。
这人乃是蓟州城的教书先生,为人十分和善,还经常做好事接济穷人,所以百姓们对他都很尊敬。
他看向百姓们,说道:“老夫很荣幸能被朝廷选为朝廷的新闻报告人,从此以后,每一个月,老夫都会在此地,于同一时间为大家讲述整个大隋的这一个月发生的大事小情,帮助大家了解大隋的各项敕令,知道大隋境内发生的一切事情。”
“那么现在开始今天的新闻。”
他清了清嗓子,看着手中的纸张,说道:“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大隋历十月七号,今天的主要内容有大隋秋收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大隋户部全员出动帮助百姓们抓紧完成秋收事宜……”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大隋的收成乃是高句丽的十五倍,而大隋的税收则不足高句丽的两成,可以说大隋乃是天下对待百姓作为和善的帝国。”
“从军事上比较,大隋的军事力量超过高句丽十倍不止,高句丽之前折损大隋四十万人马,面对大隋只能叫爷爷。”
“从百姓幸福指数上看,大隋百姓幸福指数高于高句丽十倍不止,高句丽百姓一直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大隋朝廷对此很是同情,故此朝廷决定,只要高句丽百姓前来投奔大隋,大隋必以最大
的善意接待!”
万事就怕对比。
更怕有理有据的对比。
最怕是百姓们最信任的人,说出这种对比!
所以在这个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