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431.迷人的括约肌
明确了入路位置,完成了全身麻醉,兰德雷斯和佩昂则拿出了一根细长的橡胶导尿管和胶带。他们将导尿管插入小约翰的膀胱,因为没有水囊内固定装置,只能用胶带固定在头部。
而卡维则向在场所有人说明了手术的第一个关键点:“我知道很多外科医生并没有给病人插导尿管的习惯。但不管是不是泌尿系统手术,导尿管都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保障那些乙醚麻醉下无法正常排尿的患者正常排尿,也能观察到手术中的体液丢失,做到正确补充
当然,在泌尿系统手术中,导尿管尤为重要。
患者是直肠泌尿道瘘,如果瘘道开口在尿道,保留导尿管就很容易帮助我们在术中辨认尿道的位置,防止解剖时的损伤,同时术后也能保护瘘口吻合的愈合。只不过在置入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很容易经瘘口进入直肠。所以我们在儿童专用的最细导尿管中再置入金属导丝,来保证前方探头进入膀胱。”
佩昂和兰德雷斯在导尿方面本来就不熟练,加上又是新生儿,摆弄如此细小的东西肯定没那么容易。两人昨天在一个男童尸体上练习了几十次,到了小约翰这里还是遇到了些困难。
为了配合他们,卡维刻意放慢了手速,直等到尿管另一头出现了清凉的尿液,这才开始切开皮下组织:“恭喜兰德雷斯医生成功克服了婴幼儿导尿的困难。”
“是对直肠尿道瘘新生儿的导尿。”兰德雷斯喘了口气,强调道,“这应该是世界首例了吧。”
卡维点点头:“据我所知,是的。”
“那就行了。”
兰德雷斯和佩昂一起脱下沾满了石蜡油的手套,重新洗手换了一副新手套,站上了手术台。
完成导尿后的手术主导权又到了卡维的手里:“整个手术的第二个关键点,也是第一个难点,就出现在手术初始阶段,如何正确地解剖肛门括约肌复合体。”
括约肌是个古老但又有些陌生的名词。
肛门括约肌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只提出肛门外括约肌的结构概念。
一百多年后,那位传承了希波克拉底衣钵的盖伦医生指出了肛门周围肌肉的运动方式,且将肛门周围肌肉分成了两层括约肌和两层肛提肌,这一认识直到19世纪才被打破。
19世纪初在解剖学家的深入研究后,确定了肛门括约肌的细致解剖结构,分为皮下层、浅层、深层的三层。
解剖层面到此为止,在此后近百年的医学历史中,真正将这一解剖学知识应用到肛门手术的机会并不多。直到腹腔手术基本摆脱难点,出现了针对直肠癌的各类手术术式,将保肛作为前提,括约肌的解剖知识重新被人搬上了手术台。
虽然在场观众都是外科学泰斗和临床中坚力量,对括约肌的解剖学和生理作用有不小的了解,但当卡维在这样一个名词后面再加上“复合体”这个词后,很多人就开始混乱了。
“复合体是什么意思?”
“就一块分为三层专门收缩肛管的>> --